第329章 还都长安(三)(第2/3页)

“力士,长安的情形如何?”李隆基将复杂的目光从厅外收了回来,回头来瞥了越加苍老的高力士一眼。

其实高力士比李隆基还要年轻上几岁,但经此一乱,高力士的头发几乎全部变白,神色面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骤然苍老下来。

高力士颤巍巍地晃动了一下头,低低道,“皇上,靖难郡王已经率军从离开潼关,护卫太子殿下和惠妃娘娘以及一众留守大臣,收复长安——等待皇上返京了。”

高力士说到后面,自觉都有些心虚。对于萧睿此番在李琮叛乱中的惊人表现,高力士是始料不及的。在高力士的心里和印象中,萧睿是绝对忠诚于皇帝的臣属——但萧睿却拥兵自重,只据守潼关,非但放弃长安,还放任李琮叛军南下追杀皇帝……

所幸,朝廷军马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干掉了李琮。可是,万一……

高力士心里一颤,偷偷瞥了一眼李隆基的脸色。

李隆基的脸色果然非常阴沉。早在几个月前,李隆基就开始暴跳如雷了。背地里,骂了萧睿不知道有多少次,而甚至在有些时候,那些话的粗野程度,让高力士都觉得有些不忍卒听。

高力士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萧睿想要做什么,他当然猜出几分。既然他都能猜得出来,想必皇帝也不是傻子。

“等朕返京?”李隆基冷笑了起来,“萧睿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朕在剑南被李琮20万叛军围攻,他却率军躲在潼关不出,哼,坐视朕……”

他长长地出了口气,脸色阴沉着。良久,他才淡淡叹息道,“老东西,朕自问待萧睿不薄,他何以如此对朕?你倒是说说看,他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高力士犹豫了一会,低低道,“皇上,老奴认为,萧郡王可能是护卫太子心切……”

“朕难道还比不上太子吗?朕才是大唐皇帝,作为大唐臣子,他首先要护卫的是朕,而不是太子!”李隆基愤怒地咆哮起来,霍然起身,苍老的手臂都微微有些抖颤,“在安西成立私军,还私造火器火炮……”

说到这里,李隆基戛然而止。心里有些话,就是当着高力士的面他也不能直说。萧睿的所作所为,在李隆基心里早就该千刀万剐了。但目前的局势,他却不能直接向萧睿兴师问罪,一旦将掌握重兵的萧睿逼反,恐怕比李琮更加难以对付。

高力士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李隆基猛然一拍桌案,吼道,“传朕的旨意。”

高力士身子一震,躬身下去。

“传旨,褒奖靖难郡王萧睿、剑南道节度使郑陇、安西节度副使哥舒翰及以下众将,守卫潼关、收复长安有功,待朕返京后另行封赏。”李隆基一字一顿地道,“老东西,你亲自带人赶往长安,再传朕的密旨一道,速速命郑陇率剑南军离京返回剑南,以防吐蕃人进犯!”

高力士眉梢一跳,颤声道,“是,老奴遵旨。”

高力士匆匆而去,李隆基大步出了大厅。不多时,一个小太监奔出刺史衙门,朗声呼道,“皇上有旨,大军启程,御驾即日返回长安!”

※※※

开元二十七年春三月初一,避李琮叛乱于蜀中的大唐皇帝李隆基终于在4万余军马的护卫中,率逃难的满朝文武大臣返回长安。

一时间,长安周遭风云际会,大唐朝廷目下几乎是全部的兵力都聚集在了长安外围。萧睿将手下8万余军马一路驻潼关,一路进驻雍州,郑陇就率军守在雍州。而李嗣业则率2万安西铁骑随萧睿收复长安,接管了长安的防务。而在长安的西北方,还有哥舒翰的5万安西远征军。

和风徐徐。长安正德门外。

官道两侧的柳树上早已抽出了嫩绿色的新芽,李隆基的车马倚仗缓缓向正德门行进着。他掀开华丽马车的车帘,向城门口处远远地凝望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