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刘幽求入狱(第2/3页)

但与刘家没有了任何关系,并不代表萧睿和刘家就成为了仇敌。而事实上,看着萧睿的一步步成长起来,刘幽求心里还是颇感欣慰的。

刘幽求受李瑛的连累,被贬黜出京,心情自然是郁闷之极。而心情郁闷之下,可能就经常会醉酒发一些牢骚。而这些牢骚,也体现在他的诗文中。

应该说,此时的大唐堪称风雅、雍容、谦逊、兼收并蓄、诗风浩荡的空前盛世,百姓终于摆脱了西汉末以来六百余年的兵火离乱、封疆杂芜的乱世,这是一个思想解脱、情感绽放的开放年代。唐朝的文人是幸运的,因为李唐王朝的开明,他们可以直抒胸臆,可以饮酒放歌,也可以佯狂嬉骂,有时坦然“墨染”未央宫、华清池。

唐朝是一个几乎没有出文字狱的时代。按理,刘幽求就算是在诗文中发发牢骚,也不至于因言获罪。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地缅怀起武朝时的一些旧事,而又结合对于李隆基的些许不满,体现在了他的一些诗文中。

年初,御史中丞张利贞奉命巡防岭南诸州考校地方官员,偶得了刘幽求的这些牢骚诗文,回京后便上表参了刘幽求一本。李隆基大怒,立即下诏将刘幽求锁拿入京治罪。

刘幽求很是不幸。他跟这张利贞是素来不合,而且,去年张利贞替其子张鹏向刘雁容求婚,被刘幽求断然拒绝,更加深了两家的嫌隙。如今,刘幽求有这般把柄落在张利贞的手里,可以想见刘幽求的下场。

在张利贞刻意的“渲染”下,刘幽求的牢骚诗文被上升到侮辱皇帝和攻击朝廷的政治高度,李隆基盛怒之下,直接越过朝廷的审判机构宣判了刘幽求的死刑。

※※※

第二日的上午,天气还是闷热无比。

萧家门前的街巷上,缓缓走来两个妖娆的女子。一个侍女打扮,杏眼桃腮楚楚动人,一个一袭素裙,姿容端庄秀美,只是面色有些苍白憔悴。

远远望着皇帝御赐给萧家的忠勇牌坊,两女面色尴尬地停下脚步,痴痴地望了半天。

“小姐,我们还是回吧,这萧睿当初……他一定不会帮老爷的。”侍女小声道。

“青梅,我已经没有了别的办法……也罢,我就厚颜去求求萧睿。”素裙女子幽幽叹息一声,眼圈一红就要落下泪来。

这便是从洛阳赶来的刘雁容和青梅。刘雁容赶来长安,遍求刘幽求昔日的友人和门生故吏,却一一都吃了闭门羹,没有一个人愿意趟刘幽求这潭浑水。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至于斯,一向锦衣玉食的刘府小姐刘雁容吃尽了苦头,撇去了女儿家的颜面,也没换来谁的援助。

刘雁容心情复杂地缓缓上前行去,直至萧家高大华丽的大门跟前。望着这繁盛幽深比自家胜过数倍的萧家门庭,刘雁容心里的感慨可想而知。

一个自己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浪荡子,不仅浪子回头,还在短短几年间一路青云直上,声明远播大唐,成为当前大唐朝廷数一数二的权势人物。而这个自己曾经的未婚夫,如今已娶了四个倾国倾城的红颜知己,哪一个也比自己强。

刘雁容犹豫了多时,都没有走上前去。还是青梅见小姐为难,厚着面皮走上前去,向萧家的门卫躬身行了一礼。

“门卫大哥,我家小姐从洛阳来,是萧大人的故交,有急事求见萧大人,劳烦大哥给通报一声吧。”

萧家的门卫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青梅的要求,“对不住了,我家大人昨日大婚,今日怕是不能见客,两位还是改日再来吧。”

刘雁容心里一颤,面色微微有些涨红地后退了一步,向青梅招了招手,“算了,青梅,我们回吧。”

两女正落寞地回转身离去。

一辆车马戛然而止,萧睿的姐姐萧玥从车上露出头来,惊讶道,“这不是刘小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