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王国的继承人(第2/3页)

除了这三个手上实力比较强大的王子之外,哈桑的其他几十个儿子要么不成器,要么不成才,反正没有一个有能力问鼎王位。结果,朱祁钰感到为难了,在他看来,不管选择哪一个王子,都有着巨大的缺陷。不管是长远的,还是短暂的,在朱祁钰看来,这三个王子身上的缺点,都注定他们不可能成为一个王国的好国王,也就自然无法保证明帝国在白羊王国的利益了。

问题是很现实的,同样还有很多与这个问题有关系的麻烦。比如说,当时很多王子都握有军队,而掌握了军权的王子实际上就相当于明帝国的诸侯王了。对朱祁钰来说,诸侯王带来的麻烦让他印象极为深刻,虽然他用雷霆手段迅速的解决掉了明帝国国内的威胁,并且在这十几年里,几乎把明帝国的其他皇室成员手里的权力全给剥夺了,但是在白羊王国,王子掌握军队的弊端仍然是非常明显的。而杨天奉之前的办法,只是解决了王子为争夺王位产生的冲突,但是却没有解决王子手里掌握军队带来的危害。

另外,众多王子享受的封地(当时,白羊王国六成以上肥沃的土地都掌握在贵族手中,而仅仅被哈桑分封给王子的封地就占了白羊王国所有可耕种与放牧土地的四成),王子在国家享受到的众多特权,王子的俸禄,还有王子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这些在外人看来几乎不是问题的事情,在朱祁钰眼里其实都是问题,而且这都对白羊王国的稳定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当时,朱祁钰唯一能够找到的“参谋”就是杨天奉。虽然第五军已经在镇压了叛乱之后南下休整了,但是朱祁钰把杨天奉留在了身边。首先杨天奉对白羊王国的情况最为了解,其次杨天奉是明军众多将领中政治头脑最为精明的一个。在朱文正这个朱祁钰最重要的谋士没有在他身边的时候,朱祁钰就只能把杨天奉利用起来了。

“陛下,说实话,我认为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杨天奉也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顾成林早就获得了处理远征一切事务的权力,而皇帝却一直没有给他这个权力。在杨天奉看来,这是皇帝还不信任他的表现,当然,这多多少少都有点误解,毕竟朱祁钰与杨天奉的联络只需要一个月,而与顾成林要联系上的话,就要一年半。所以朱祁钰不得不给顾成林更多的权力。当然,在杨天奉看来,这次皇帝请他做政治“顾问”,这是他表现自己政治才能最好的一次机会,只要他表现出色的话,那以后皇帝肯定会给他比顾成林还要大的权力。

“那你说,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权力,很简单,就是这个国家的权力!”杨天奉长叹了口气,“军队,土地,地位,头衔,特殊待遇,俸禄这些无一不是权力的具体表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挑选新国王是主要问题,不过这仍然是权力在中间做怪。所以,我认为,要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的话,那么就必须要解决好权力分配的问题。当然,只要解决好了权力分配这个问题,那么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杨天奉平时就表现得很精明,而且头脑极为灵活,现在一句话就说到了核心问题上来。显然,这次找他来当助手的决定并没有错,而且杨天奉已经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证明了他确实有能力解决一些棘手的政治问题。

“那么,你认为,要解决权力分配这个问题的话,什么办法比较好呢?”

杨天奉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我们为什么不跳出固有的思维套路,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国王’这个东西的本质呢?”

朱祁钰立即皱起了眉毛,示意杨天奉继续说下去。

“说白了,‘国王’实际上只是一个称号,以及一个象征而已,而‘国王’的真正含义,就在于其所代表的巨大权力。当初,我在这边搞王子议事团,其实就是要削弱国王的权力,从而保证那些没有机会当国王的王子的利益,以此保证这些王子不造反,不闹事。而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让任何一个王子来当国王,其实都会导致其他的王子不满,虽然王子议事团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不过我认为,要做,就要做干脆一点。”杨天奉停了一下,发现皇帝在仔细的听的时候,接着说道,“既然可以削弱王权,那我们为什么不搞个国王轮流做的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