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 宝藏之城(第3/3页)

其实,当时欧罗巴国家从这里掠夺得最有价值的并不是黄金。当时,从该地区出产的咖啡豆与可可豆有超过三成的通过各种渠道,包括中间商倒手,以及走私等方式出口到了明帝国,而每年,明帝国为进口这些高级消费品,至少要花掉五十万金元!另外,阿克拉还是当地唯一的重要港口,唯一可以为大型商船提供停靠位置的港口,所以,附近地区的所有贵重物品其实都是从这里运回欧罗巴的。这其中,就包括在黄金海岸西面的象牙海岸!

每年,从象牙海岸运回欧罗巴的象牙就超过了一百五十吨。而在高级塑料制品出现之前,象牙是最重要的奢侈艺术品,以及高级餐具的最好原材料。暂且不说有多少头非洲象因此而被捕杀,最重要的是,当时明帝国也刮起了象牙制品的热潮,而亚洲象象牙的品质是没有非洲象好的。明帝国绝大部分的象牙制奢侈品都是从欧罗巴进口的,而为此,每年明帝国要流出至少二十万金元的硬通货(在国际贸易中,金银是当时唯一的硬通货,当时还没有全球通用货币的概念,直到明帝国战胜了欧罗巴列强之后二十年,明帝国的金元才成为了全球贸易中的硬通货,因为当时,全世界超过八成的现有黄金都储备在明帝国了)。

显然,黄金海岸确实是一片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地方。这次,顾成林就如同一个突然闯进了宝藏里的小强盗一样,简直就被这巨大的收获给惊呆了。

一个月下来,顾成林从欧罗巴的商人,庄园主那里收刮到的财物价值就超过了一千两百五十万金元。这其中包括了价值四百五十万金元的金银等贵金属,保守价值在五百万金元以上的贵重物品,比如钻石(该地区也是当时全世界最重要的天然钻石产地,当然,当时还没有人造钻石这个概念),各种各样的宝石(其南面的刚果地区是世界上除缅甸北部的曼德勒之外,最出名的玉产地,而玉在明帝国有着不同一般的价值与意义)等等。而其他的则是一些私人物品,比如那些贵族,商人家的妇女用的贵重饰品,商人用的金表(当时欧罗巴的钟表已经传入了明帝国,只不过,明帝国的百姓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个新事物),戒指,项链,发夹等等。当然,这只是当时顾成林的一部分收获,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顾成林得到的最为贵重的战利品,是当时欧罗巴国家在这里建立起来的近三千个种植园。这些种植园里种植的全是高产经济类作物。而在占领了阿克拉之后,这些种植园自然也都划归到了远征军的集体财产之中。后来,顾成林还专门留了一支部队在这里管理这些种植园。当然,种植园的劳动力是雇佣的本地土著(这与顾成林在非洲南部地区采取的办法是一样的),以及那些欧罗巴的战俘(免费劳动力)。结果,在十年后,远征军在解散的时候,将最后一块属于集体的种植园出售给了一名英格兰的商人时,这些种植园在十年之中,为远征军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三千五百万金元(以十年后的物价计算)。显然,这一笔收入,已经让远征军的近十万将士个个都成为了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