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战略根据地(第2/3页)

“这是我经过了大概估计计算出来的结果!”李语然的规划能力还是不错的,或者说,在舰队里,已经没有其他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好了。“按照一艘战舰每次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进行维修,而一艘上船需要十天的时间在干船坞进行维修来计算,为了保证舰队正常作战,并且让后方的运输船队具备持续行动能力,我们至少要建造五座干船坞!”

“这么多?”顾成林皱了下眉毛,别说五座干船坞,他现在要修一座干船坞都比较困难呢。

“这是我按照最小的需求量来估算的,如果舰队在作战中的损失超过了之前的平均数的话,五座干船坞根本就不够用!”李语然苦笑了一下,“而且,干船坞的建造数量其实也受到了其他条件的限制。比如,我们的人力所能支持的数量,就算我们把部分肯合作的荷兰人算进去的话,我们也就只能保证五座干船坞可以正常运转!”

“那么,建造这些船坞大概需要多少时间?”顾成林长出了口气,问题是明显的,不过他必须要战胜这些困难。

“如果我们将荷兰人动员起来的话,那么建造一座干船坞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李语然耸了下肩膀,“当然,也许时间会更短一点,不过,不可能有多大变化的,毕竟我们的人力资源有限!”

顾成林苦笑了起来,半年时间,那么五座干船坞就需要两年半的时间,而远征舰队不可能在这里等待两年半的时间。另外,就算是舰队现在出发,如果在半年之内,出现了严重受损的战舰,那么就只能返回果阿进行修理,这将使舰队的实力受到巨大的影响了。

“将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也许在国内,所需要的时间会少很多,不过,在这里,很多工作我们需要从头做起,不但工具不多,而且人手也不够,熟练的技术工人几乎没有,能够达到这一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顾成林长出了口气,思考了一下,说道:“你开始说,我们需要建造五座干船坞?那么,最多的话,我们需要多少干船坞才能保证舰队拥有持续的作战能力?”

“这……”李语然迟疑了一下,说道,“也许八座,也许十座,或者更多,毕竟,我们对接下来的战争到底有多激烈,并无把握!”

“那么,就按照需要十座干船坞来进行规划!”顾成林已经想到了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要不了多久,陆战第一军就要到达这边了,到时候,我会将陆战第三军暂时留下来,虽然这几万官兵不是熟练的工人,不过,他们都是劳动力,做一些不需要技术的工作并无问题吧?”

“可是……”

顾成林压了压手,先打住了李语然的话,说道:“你先选择建造船坞的地点,确定施工与建造方案。然后,你将建造船坞的人员分成几部分。比如,负责准备原材料的是一部分,这部分人员不需要多高的素质,所以可以让陆战队的官兵出力。另外,负责制造船坞所需要的部件与设备的人是一部分,而这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木工,石匠的技能就足够了,所以,可以从陆战队,以及红夷中找一部分有过这方面工作经验的人来负责。最后一部分就是负责建造,组装,以及搭建的工人,这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你可以主要从荷兰人中挑选,让他们负责总体建造工作。当然,他们的行为都将受到监管。而在建造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部件都一次制造十份出来,这样,不但能够把陆战队的人力资源利用上去,而且还能够提高建造的速度!”

李语然一愣,立即笑了起来。“将军,你说的是按照工厂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干船坞?”

顾成林点了点头。“大体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在具体的建造工作中,肯定有所不同,比如,因为船坞地址的不同,所以每座船坞不可能做到一样。不过,我们却可以尽量的让船坞的设备,部件都做到一致,这样就能减少工作量了。当然,这次,我们的目的是要将鲸湾港建造成为我们在非洲大陆西南端最重要的军港,也是以后大西洋舰队在这边活动的母港,这对我们的远征很有帮助,甚至可以说,这将决定远征的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