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杨天奉的老办法(第2/3页)

这也是杨天奉信心的基础。在古定他们出发之后,杨天奉就带着第二师以及军直属部队的一万三千多名官兵去了预先选择的阵地。一个晚上的时间,一万多官兵就修建起了一条建议的防线,并且将他们带来的布设好了雷场,当然,那些负责阵地防御作战的官兵并没有忘记给自己多准备一点手榴弹与子弹!

杨天奉也不是单独的防御,在步骑配合作战方面,他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这次,他将五千名官兵部署到了防线上去,这包括了军直属部队以及第二师的直属部队。另外,第二师的三个骑兵团被他单独留了下来,放到了阵地的后方。显然,杨天奉很清楚,只有在骑兵的掩护与支持之下,步兵的防御力量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而且,阵地防御战中,骑兵在保护两翼安全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准备,明军官兵抢在天亮之前稍微休息了一会,并且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饭。不过,他们还没有休息到一个时辰,微微震动的大地就预示着敌人已经靠近了。很快,阵地上的明军官兵都看到了正在逼近的大股敌人骑兵,而此时,杨天奉也来到了战线后方。

杀来的正是奥斯曼帝国的近卫军团。这支军团全是骑兵,人数在两万五千人左右,规模不算大,不过其兵力也是明军的两倍了。而奥斯曼近卫军团的指挥官显然把杨天奉这股明军当作了狮头军团的官兵,而且他们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并没有对明军的情况进行全面侦察。不过,他们还是在第一时间内就发现了明军防线后方的那部分骑兵部队。这让奥斯曼近卫军团的统帅产生了疑惑,因为狮头军是没有骑兵的,甚至连整个白羊王国都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见到敌人并不急于进攻,杨天奉冷笑了一下,对旁边的参谋军官说道:“让骑兵做好准备,看样子,敌人首先会从两翼试探,到时候,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迫使敌人从正面进攻!”

参谋军官连忙去下达了命令,三个骑兵团的官兵立即就做好了战斗准备。虽然敌人的骑兵规模是明军的三倍以上,不过这七千多名官兵并没有感到半点紧张。在头一天晚上,杨天奉进行部署的时候,每一名军官都领会到了军长的意图。这次,骑兵部队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步兵防线的侧翼,在敌人进攻的时候,缠住敌人的骑兵部队,让步兵能够即使的转移防御方向。虽然敌人的兵力占优势,可只要骑兵部队能够尽量保持在步兵的支援范围之内活动,就能够尽量的避免与敌人死拼!

杨天奉的判断非常准确,奥斯曼近卫军团的统帅在发现了这股明军骑兵之后,立即就决定先向两翼发动试探性进攻。不过,他并没有发现,在前面防御阵地上的是明军官兵,他一直认为,在防线上的是白羊王国的军队,只有那支防线后方的骑兵才是明帝国的军队。所以,这位奥斯曼近卫军团的统帅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他决定从左翼试探明军骑兵战斗力的同时,也决定在正面发动冲击,争取迅速突破正面防线,然后从两个方向上打击明军骑兵,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将作战任务安排下去之后,杨天奉就来到了防线后方。这次,他没有准备去亲自指挥第二师的骑兵团作战,因为正面防线上更需要他来指挥与控制。与上一次对付奥斯曼骑兵不一样,这次,他们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奥斯曼骑兵部队,而且五千多明军官兵的防御力量是不足够的,明军中也缺乏如同杨天奉这样的全能型指挥官,必须要有人在正面防线上指挥作战行动!

太阳刚升起来没有多久,奥斯曼近卫军团就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一万骑兵排成整齐的进攻队形出现在了明军防线的正面,在试探出对方没有火炮之后,这部分奥斯曼骑兵更是大胆的靠了上来,最后在距离明军阵地不到一千步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距离,毕竟骑兵进攻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来加速,同时又不能太远了,以保证战马的体力)。随后,另外一万名奥斯曼骑兵出现在了明军阵地左翼方向上,并且也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工作,只有大概五千多名奥斯曼骑兵留在了后面的主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