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商人与钱(第2/4页)

“不过,在此之前,朕得首先感谢各位。”朱祁钰的态度很诚恳,可以说,他的命运,乃至帝国的命运,都是与这些商人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从朕登基以来,各位给予了朕,给予了帝国莫大的帮助与支持。可以说,没有你们,也就没有现在的朕,没有现在的帝国。十多年来,我们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了让帝国更强大,为了让帝国更繁荣的这个目标而共同奋斗着。朕从来不会剥夺其他人在为帝国做出巨大贡献的时候,也为自己的谋取利益。只有共同的利益,我们才能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所以,各位的利益与帝国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没有帝国,也没有大家,而没有你们,也就没有帝国的繁荣。不知道,朕说这些,有没有问题?”

众人联联点头,其实,这十多年来,这些帝国的大商人都已经感受到了新政的好处,并且从帝国的巨大变法,迅猛的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且不说帝国国内的变化,仅以他们在与国外的交往中就能看出来这种变化有多大。在朱祁钰登基称帝之前,准确的说,是在帝国开始全面推广新政之前,帝国是实施海禁的,任何非官方的与海外国家的联系与交往都是被禁止的。所以,这些商人,要想与外国往来,都只能偷偷摸摸的进行。当时,偏居南方广州的柴汇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虽然柴家数十年来一直在经营着南洋的生意,不过规模都不大,而且处处都得提防着,就如同做贼一样。后来,朱祁钰放开了商人的手脚,并且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鼓励帝国商人去海外发展,并且赚外国的钱。这十多年来,这些商人不但在海外都开拓了自己的市场,而且就算是到了国外,都敢挺胸抬头的走在大街上,并且自豪的,骄傲的告诉其他国家的商人,他们是明帝国的臣民,是明帝国的商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且是利益与安全的保障!

“那么,各位都很清楚,其实大家的利益与帝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你们即代表了帝国的一个阶层,同时帝国也代表了你们。那么,朕就需要大家都为帝国再做一件事情,一件关系到了帝国的未来,关系到了你们的未来的事情!”朱祁钰略微停顿了一下,犀利的目光从这十多名商人身上迅速的扫过,“这次,朕远征回国之后,要做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广纸币,用纸币代替以往在市场上流通的金银。不管各位对发行纸币是何种看法,朕只希望你们能够认识到,发行纸币,对大家不但没有任何的坏处,还有很大的好处。这是关系到帝国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命运的大事,希望各位都能够明白,并且支持帝国的这一政策!”

当朱祁钰说出这话的时候,商人们都沉默了,特别是那几个年纪偏大的商人,都保持着沉默。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发行纸币,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他们是深有感受的。而这次皇帝提出发行纸币,这些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皇帝准备用这一手来集中社会财富,打压商人,把商人的财富集中到皇帝的手里。显然,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他们是绝不会同意的。而现在,在没有完全了解皇帝的意图之前,他们并不想急着开口表明自己的态度。毕竟,开罪了皇帝,那就是灭顶之灾!

朱祁钰也沉默着,其实他也在小心的,仔细的观察着这些商人的态度。商人的认可,是纸币能够得到认同的关键。比起那些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这些商人早在朱祁钰成为皇帝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势力,其中很多甚至将势力伸入了政府之中。显然,这些商人是因为利益的驱使,才与朱祁钰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如果双方的利益相互违背的话,那么这些商人会毫不由于的站到皇帝的对立面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