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 陆战近卫军(第2/3页)

战斗打了一个多月,明军一直坚守着最后的阵地。兰波也数次派出了通信兵,赶往后方的据点,让那边的守军派遣战舰回去通报消息。不过,这段时间的风向并不适合战舰北上,而且红夷舰队已经控制了这一海域的制海权,那些部署在这一地区的小型战舰难以突破红夷战舰的包围圈,就算是偶尔有机会杀出重围,结果也很难越过大洋上的风暴区,到达明帝国海军舰队活动的海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消息一直没有送回去!

也就在兰波他们在据点里坚守了近一个月的时候,朱祁钰率领的帝国主力舰队终于杀了过来。这完全可以说是一次误打误撞的事情,朱祁钰之前并没有考虑到红夷舰队会在短短几年之内再次杀回西洋,不然的话,他就绝不会只带西洋舰队一半的战舰赶过来,而是会把整支西洋舰队都带过来,狠狠的教训一下红夷。当然,西洋舰队一半的战舰,而且全是主力战舰与二级战舰的实力是不可小看的,如果单以火力来讲的话,红夷舰队比这半支西洋舰队都差远了!

当“帝国”号率先突破了红夷舰队,并且利用战舰上的数门大口径的臼炮轰击周围的红夷战舰时,堡垒上的了望员也看到了远处海面上的战斗,并且一眼就认出了“帝国”号上飘扬着的那面龙旗。这是帝国海军,乃至整个明帝国的标志,而且只有“帝国”号可以悬挂这面海军旗(这是当时的规矩,后来就改变了,黑龙出海旗被正式定为帝国海军的军旗之后,就可以悬挂在每一条帝国海军战舰上了)。而且,“帝国”号的皇帝的旗舰,显然,在“帝国”号悬挂这面旗帜的时候,就表示皇帝正在战舰上,如果皇帝不在战舰上的话,那就应该悬挂舰队司令官的帅旗,比如顾成林的帅旗,或者是袁晨皓的帅旗。

帝国皇帝亲自率领舰队杀来的消息,立即让那些在堡垒里已经坚持抗战一个多月的帝国陆战近卫军的军人看到了希望,而且士气与斗志也迅猛的燃烧了起来。兰波更是兴奋。帝国皇帝能够亲率大军杀来,那肯定是有所准备的,而他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消息已经送了出去,这次前来的不仅仅是帝国舰队,肯定还有更多的陆战队,说不陆战队已经在附近某处地方上岸了,正在朝着堡垒方向杀来呢。

在此情况下,要击败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里应外合,将敌人彻底的歼灭,不要给敌人任何的机会。想到这,兰波立即就下令守卫堡垒的陆战近卫军开始反击,用近卫军的突击方式向外面的敌人发动进攻!显然,兰波有点性急了,如果他再耐心的等到傍晚的话,那就会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他并没有等到傍晚!

陆战近卫军如同出笼猛虎一般的从堡垒里冲了出来,甚至连那些裹着绷带的伤员都拿着战刀,火枪,短铳,手榴弹这些武器加入了进攻行动。不过,他们的这次冲击确实非常有效。此时,那些围在堡垒外面的红夷地面部队(当时,西方国家还没有陆战队的称呼)正在关注着海面上的战斗,明帝国舰队的突然出现,也给了他们很大的打击。这些红夷官兵也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明帝国的主力军团也在战场附近了,甚至连红夷的将领都在犹豫,是应该继续向堡垒发动进攻,还是应该暂时放弃进攻,进行防御。

陆战近卫军这么一冲出来,红夷顿时乱了阵脚,立即认为,明帝国的主力军团肯定就在附近,不然守卫堡垒的明军不会贸然出击。也正是在这一情况下,红夷的指挥官下令部队暂时退却,准备撤退到后面的阵地上进行防御,等情况明朗之后,再决定是攻还是守。而这一退,立即就出了问题。当时,陆战近卫军并没有采取战线进攻的方式,而是进行的近距离突击。在红夷开始撤退的时候,陆战近卫军已经杀到了他们面前,战斗已经由火枪之间的对射变成了战刀,短铳与手榴弹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