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平叛战略(第2/4页)

陈懋一共制订了三套战略计划,与东征时的战略计划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之一是从西向东进攻,逐步蚕食叛军控制的地区,并且获得最终胜利。而在此之前,先由天皇在九州岛,以及明军控制的地区恢复政权,在占领了京都之后,再让天皇恢复中央政权。其二是两路夹击,明军分别从马关,以及江户两地出发,夹击叛乱的西军,以加快平叛的速度。当然,前提条件是,日本东军不参加叛乱,不与西军合作。最后一种参考战略是,明军在马关以及本州岛西部地区牵制住日寇的主力部队,然后在伊势湾发动一场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直接攻击叛军的腹地,获得战争的胜利。

“这三个战略计划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接过陈懋话题的是胡志,此时他已经正式编入了总参谋部,并且升任了少将作战参谋长,所以由他来具体讲解三种战略计划的详细内容。“第一种作战计划中,优点是更为稳妥。现在,我们能够投入到日本地区的兵力仅四个正规军,外加近卫军,以及一部分驻日部队,兵力不足十五万,除去在马关,江户,以及九州岛的卫戍部队,以及负责后勤支援的部队之外,我们能够投入进攻的兵力不足八万人。凭这点兵力,我们难以同时发动两场大规模的进攻,而且在朝鲜军队到达日本之前,我们也不可能占领多广阔的地区。当然,缺点更为明显,这将延长战争的时间,而且战争消耗巨大。我们不得不从正面进攻日寇的数处要塞,部队的伤亡也不会很小。”

朱祁钰面无表情的看着前面的沙盘,仿佛一尊雕像一样。而周围的将领却在低声的讨论着,特别是那些才到达马关的将军,都在探讨着眼前的局势。

“第二套作战方案的优点是,我们可以分散日寇的兵力,并且加快平叛的速度。同时,这还能够稳住日本东军,向东军施加压力,迫使东军倒向我们,降低东军参加叛乱的可能性。同样的,缺点也非常突出。首先,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在两个方向上发动进攻。至少在第四集团军到达日本之前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面,我们不得不在某个方向上采取防御战略。其次,这将加大后勤保障的难度,特别是在东线战场上,海运将是唯一的后勤保障手段,所以必须要加强海运力量的投入。而现在帝国大部分的运输船只都在西洋与南洋,所以,我们能够在东线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将极为有限。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日本东军也发生叛乱的话,那么东线作战的困难性更大,甚至可能遭受到彻底的失败。所以,这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计划。”

朱祁钰弹了弹手指,一副完全没有在听的样子。当然,他一直在细心的听着胡志的讲解。

“最后一套作战方案更为冒险。优点是,只要登陆成功,而且能够保障作战部队的供应的话,那么我们就能迅速的击溃叛军,取得平叛作战的胜利。不过,缺点更为明显,如果登陆作战失败,或者是遇到挫折的话,那我们就不得不与敌寇陷入到长期的消耗战之中,而且登陆部队将要承担的风险。更大的麻烦是,现在我们的海运能力,最多只能保证一个军,大概三万人的登陆作战行动。而且,现在我们手里没有陆战队,如果要从国内调遣陆战队过来的话,至少还要等待两个月,也许,到时候,战场上的局面就会发生完全的改变,登陆作战计划也不见得有多少价值了。”

等到胡志讲完,朱祁钰这才抬起了头来,目光落到了周围的将军们身上。“开始,作战参谋长已经给我们详细的分析了三套作战方案的优劣。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更能适合眼前的局势,也更能战胜敌人。就以眼前的形势来讲,如果我们只注重在西线的进攻,那么以本州岛的地理条件来讲,这场战争也许会持续数年,我们才能战胜敌人。而且,江户城也不可能坚持到那么久。所以,我认为,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采取哪一种战略。当然,现在,我们的任务不但要在西线向日寇施加压力,让他们将更多的部队集中到本州岛西部战场上来。另外,我们还要稳定住江户城,守住这一重要的据点,让日寇无法东进,从而稳定住东军,让他们不参加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