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突袭白古(第2/3页)

向导点了点头,又去询问那几名渔夫了。这时候,一名军官走了过来,说道:“将军,还有一个时辰天就要黑了!”

袁晨皓冷笑了一下,此时,已经能够看到北面的白古城了。这座城市就建在白古河的东北岸上。因为周围都是河流的冲积平原,所以地势并不高,也没有多少可以据险防守的地方。红夷占领白古城,一是要获得舰队的补给点,二是要控制白古王国,好控制下缅甸的沿海港口城市。不过,红夷也很清楚,白古城并不是一座坚固的城市,至少在面对来自海面上的威胁时,白古城显得脆弱不堪,他们也根本没有想过要在白古城挡住明军进攻的步伐!

天河之前半小时,以旗舰“卫青”号为首的帝国舰队开始了炮击。因为城市的地势较低,所以炮击是在旗舰桅杆顶端的了望员的指挥下进行的。袁晨皓是个年轻的将军,不过也是个聪明的将军,在他得知白古女王因为不肯顺从红夷的统治,被红夷软禁了起来之后,也就没有将炮口对准白古百姓,毕竟,白古是大明的友好邦交国家,如果能够争取到白古女王与百姓的支持,那么要打败红夷,就更加容易了。

炮击的频率并不高,不过却异常的准确,特别是在第三轮齐射之后,各主力战舰进入了最佳的炮击阵位,炮击的准确性立即提高了不少,往往一艘战舰一轮齐射,就能打掉一个红夷的火力点,或者是据点。相反,红夷的反抗手段却非常有限,明军战舰上的火炮在射程方面明显远得多,而白古河的河面有上千丈之宽,足够容纳一百来艘战舰找到自己最有利的位置进行炮击了!

“将军,陆战队来了!”

舰队后方,十多艘大型运输船缓缓靠了上来,在这些运输船的附近是几艘三级战舰在护航。这种护航工作显得有点多余,因为河面上只有明军的战舰,没有其他的任何船只,运输船根本就无法受到威胁。

袁晨皓看了一眼天色,天空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他们来早了半刻钟,不过没有关系。命令支援舰队进入阵位,准备支持陆战队行动!”

十多艘主力战舰以及更多的二级战舰迅速的脱离了炮击编队,开始在城市南面的河岸边集结,并且纷纷将左舷的炮口对准了城市东北角的山丘。在陆战队队员还在登上小艇的时候,战舰针对红夷重点防御的制高点的炮击开始了。

陆战队的登陆行动没有遇到任何阻挠,红夷三千守军,除了一部分留在了城市东北面的山丘上之外,其他的都龟缩到了城市里面去,根本就不敢出城来挑衅明军舰队的强大火力,自然也就无力阻止明军陆战队上岸了。

与任何一名陆战队军官一样,刘守岩是第一个跳上海滩的,这是陆战队,或者说是近卫军的传统,每次战斗中,最高指挥官都将第一个踏上战场,并且在获得胜利之后,最后一个离开战场。而且,近卫军军官喊出的口号绝不是“给我冲!”,而是“跟我冲!”。显然,这种变化对普通士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两千多陆战队队员上岸之后,刘守岩就率领他们向城市东北面的红夷炮兵阵地杀了过去。显然刘守岩也是一员善战的猛将,他甚至没有考虑过要先完善滩头阵地的防御,在拥有了一定兵力之后,就立即展开的进攻。而在他的率领下,两千多名陆战队官兵更如同上岸蛟龙一样,毫无畏惧的跟着自己的司令官的步伐开始了进攻。

“让炮火跟上去,另外分派一批战舰,炮击陆战队两翼,以及前方三百步作为的地方,防止红夷设伏!”

袁晨皓的命令迅速的传达了下去,此时城内值得明军舰队炮击的目标已经很少了,所以大部分战舰掉转过来,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有了舰队的强大火力支援,陆战队的进攻速度更快了。从登陆地点到山丘,大概有三里地的距离,而两千多陆战队,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了推进工作,开始向固守在山丘上的红夷发动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