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节 殖民方针(第2/3页)

“陛下,臣知道此事关系到国家命运。不过,经此一战,想必我军有大量的火器落入日寇手中吧?如果我们只一味的禁止向日寇出售军火,这就能够限制日寇自己研发军火吗?”

朱祁钰仍然没有开口,一时之间,他很难接受向敌人出售军火的意见。

“陛下,这次停战是必然的,陛下的计划也是让日寇陷入内乱之中,我们好趁机渔利。那么,我们就根本不可能阻止日寇自己发展火器,与其这样我们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柴汇见朱祁钰的态度仍然在摇摆之中,接着说道,“而且,我们出售给日本的肯定都是一些淘汰了的军火,这可以给我们带来两大好处!”

“哪两大好处?”朱祁钰皱了下眉毛,显然,他的态度也开始动摇了。

“第一,我军有大量库存的老旧军火,虽然我们通过改进,将这些火器销往了南洋等地区,不过南洋各国国力弱小,市场并不大,能够购买的火器非常有限,很多国家也只是买一小部分,作为象征性的力量使用而已,所以根本无法消化掉我们所有要处理掉的老旧军火。显然,这批军火存放下去也是浪费,报废率会越来越高,到时候根本就卖不掉。如果,我们能够将其拿出来变卖给日本的话,那么就可以大赚一笔,以填补这次战争带来的财政亏空,这对国库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钱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东征日本的花费确实不小,国库空虚是事实,如果无法填补国库空虚的话,那这场战争就将给大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用火器在日本换取一些国内急需的物资,这样还能卖到一个更好的价钱,这对稳定国内局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祁钰暗自苦笑了一下,打仗就是烧钱,而这次光是伤亡军人的抚恤金恐怕就要让帝国支出一大笔战争经费了吧。“那么,还有一个好处呢?”

“陛下,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放开了对日本的军火出口管理,将大批老旧军火销往日本的话,那会是个什么情况?”柴汇没有急着说出答案,“显然,日寇会用很大一笔资金来购买现成的军火,到时候,他们哪有能力自己研制与生产更厉害的火器呢?这足以打垮日本自己开发火器的能力。而随着火器的大规模使用,也必然迫使日寇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火器,以在内战中获得胜利。到时候,死的是日本人,而日本的黄金白银就全进了我们的口袋,何乐而不为呢?”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如果日寇拥有了强大的火器,那我们今后也就危险了!”

“陛下,这点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卖的是已经淘汰了的火器,而明军使用的是更先进的火器。另外,库存清空之后,我们还可以立即为明军换装一批新的武器,将再一次提高明军的战斗力。而明军新淘汰下来的火器,我们则可以销售到一些遥远的国家去。这样一来,我军使用的军火至少比日寇使用的先进两个层次,到时候,就算再次与日寇开战,恐怕早就习惯了使用火器作战的日寇根本就无法对我军构成威胁吧!”

朱祁钰眼珠子一转,立即就明白了柴汇的意思。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在向日寇输出落后的军火的同时,还能够刺激明军对先进武器的需要,到时候,明军手里的武器就可以更新换代,使用上威力更大的武器了。显然,只要明军在火器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这就能够确保明军在战争中的地位。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不过,按照现在日本的情况来看,恐怕各地诸侯也难以拿出更多的钱财来购买我们的军火!”

“陛下太小看日本的潜力了!”柴汇笑了起来,完全变成了商人的样子,“在陛下东征之前,臣就已经暗中派人调查了一下日本的情况。虽然日本为一贫瘠岛国,人口不过一千五百万左右,不过日本的资源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贫乏。首先,日本有很多黄金,相对来说,大明的黄金储备却并不丰富。另外,日本还有不少的铜矿,大明却极为缺乏铜。除此之外,如同关东平原,伊势湾沿海平原,濑户内海,还有九州,四国等地都是产粮区。而大明的粮食生产却跟不上需要,这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一点。还有日本的森林资源等等,我们都可以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