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战争的基础(第2/4页)

“看来,我们的海运能力还是不充足啊。这日寇能够一口气运送二十多万军队入朝,难道他们什么作战物资都没有带吗?”

于谦尴尬的笑了一下,解释道:“日寇是从对马岛出发的,船队三日就可以往返。而且,侵朝日军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资,不比我大明军队,需要运送弹药,衣物,帐篷等等。而且,日寇还通过掠夺抢劫了大批的粮食,减少了后勤保障压力,而我们却不能这么做!”

“对,我们是不能这么做,看来,这个问题不好办啊!”朱祁钰思考了一阵,“那么,就先带五万人马过去,物资的事情,我们在战场上想办法!”

“陛下……”于谦惊了一下,“军无粮不战,如果物资保障跟不上的话,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怕什么?日军可以抢朝鲜百姓的,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抢日军的?而且,现在朝鲜百姓的粮食大概也被日寇给抢光了吧。日寇数十万军队入朝作战,他们需要多少粮食?这些,都得从国内运送过去吧?有我大明水军在手,难道还怕没有粮食吗?”

“陛下,你是说,拦截日军的运粮船队?”于谦一惊,这一招也真是够狠的!

“对,要抢,大家一起抢,对付强盗,就要用强盗的办法,不能用斯文人的办法!日寇是强盗,是土匪,那我们就要比他们更狠!”朱祁钰冷笑了起来,“现在,我们有最强大的舰队,还怕抢不过日寇?只要他们的船敢出海,我就敢抢,到时候,我军还需要运送粮食吗?不过,还有件事情!”

“情报!”柴汇补充了朱祁钰的话。

“对,准确的情报。柴汇,这就要看你的了。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断绝了与日本的贸易,不过,你肯定在日本留下了不少的探子吧,把他们都发动起来,我要情报,各种各样的情报,没有准确的情报,我们什么都做不到!”

“陛下放心,这方面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下去了!”收集情报本身就是柴汇在政府里的本职工作,他自然不会怠慢。

“好,那么舰队出征的时候,只带五万人马十日的粮食,另外全装弹药。”朱祁钰笑了起来,目光又转移到了丁用的身上,“丁用,你这个经济部长压力不轻啊。抢,毕竟是无赖之举,而且能不能抢成功,现在还说不准。听说,袁野的杂交水稻已经在四川,湖广,广东,云南等地推广开来了,去年的粮食收成很不错,今年风调雨顺,也必然是个丰收之年。征税的事情不要变,通过收购的方式购买农民手里的余粮,这些都算做军费开支。当然,国内的物资运送事务,还要你跟于大人多多商议,尽量减少战争对百姓的压力,明白吗?”

“陛下放心,我们尽力而为!”丁用点头答应了下来,自江南洪灾以来,也幸好这两年帝国粮食大丰收,而且帝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不然这几场战争打下来,国内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倾家荡产,又有多少人要被饿死了!

“至于军火生产嘛,这个还得柴大人多尽一点力了。听闻,现在你们几个商人搞的私人军火工厂的效益很不错嘛,火枪都卖到西洋去了,连波斯人与阿拉伯人都找上了门来。当然,我不限制你们贩卖火枪,赚钱的事情,大家一起做,不过,我认为,卖了军火,光拿回金银并不划算,如果能够就地购买一些当地的物资,以及国内急需的物资,这岂不是更好?当然,卖出去的军火,只能是我们淘汰的,我不希望,今后有一天,我们遭遇到一支装备比我大明军队还要精良的敌人,明白吗?”

“陛下放心,这些事情我们都很小心,贩卖的军火都是明军所淘汰的,其中大部分是二手货!”

“二手货?”

“对,我与于大人商议了一下,明军装备的火器其实都还可以使用,我们就收购回来,改进一番之后再卖出去,然后把最新式的火器卖给军队。而明军至少有数十万把火枪,这样不但能够降低军费开支,废物利用,而且还能让我们的军队用上最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