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章 痴情鸿雁(九千字大章)(第3/7页)

周宣笑道:“我上来看。”下马登车,顿觉一股兰麝芬芳扑面而来。

“什么东西这么香?”周宣问,这可不是羊小颦的体香,羊小颦是水仙的淡淡清香,没有此香这么浓冽。

羊小颦两只手还藏在背后,这种姿势就显得胸脯格外高耸,周宣笑眯眯伸手要往那高耸处按,问:“是不是藏在这里面?”

羊小颦粉脸一红,身子往后一缩,说道:“我是想做好后再给公子佩戴的。”

羊小颦终日难开一次口,能听到她纯净优美的嗓音说话那真是祥瑞。

周宣道:“那我在边上看着你做。”当即靠坐在一边,嘴角含笑,目光炯炯。

羊小颦慢慢将手伸到前面,却是两个香囊,上面的图案已经绣好,只待封口,浓冽的香气就是从这香囊里散发出来的。

“绣的是什么?”周宣眼睛近视,看不清,凑近去看。

羊小颦将两只香囊举到周宣眼前,却见两只香囊上绣的都是一对鸿雁,脖颈不长,翅膀尖而长,羽毛是褐色的,腹部则是白羽——

再细看,左边那只香囊上的两只大雁交颈缠绵,右边香囊上的两只大雁一前一后展翅飞翔,针脚细密,绣工精美,竟不逊于纫针。

周宣问:“这大雁是你绣的?”

羊小颦点头。

周宣惊喜道:“我还不知道颦儿绣工也这么好,这不比纫针差啊。”

羊小颦眼露羞涩,轻声道:“是向针儿夫人学的。”

“学了多久了?”

“五个月了。”

周宣叹道:“小颦真是聪慧过人,学什么精什么,这样的绣工别人至少要学三年,难怪你样样乐器精通。”

羊小颦微微笑着,垂睫不语。

周宣道:“你且把香囊缝好——对了,哪个是我的?”

羊小颦将右手那只香囊举高,两只大雁一前一后相跟着飞翔。

周宣笑问:“为什么绣大雁不绣鸳鸯?”

羊小颦将两只香囊搁在腿上,取下挂在车壁上的一具琵琶,铮铮淙淙弹奏起来。

周宣倚窗微笑,羊小颦弹的是词牌《摸鱼儿》的曲调,当即依着琵琶弹奏而轻声吟唱道: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元好问的这阙词周宣很喜欢,为表示对元好问的敬意,所以就提前几百年给吟出来了,不用说是安在他周七叉的名下,填词的起因呢,说是去年赴洪州,路上遇到一个捕雁者,捕雁者说:“今日射杀一雁,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所以周宣就把那两只死雁买下,葬之江水之畔,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羊小颦对周宣所言大雁是最痴情的禽类的说法铭记在心,得知周宣要带她北上寻亲,便开始绣这对香囊。

一曲奏罢,羊小颦将琵琶挂上,凝眸看了周宣一眼,开始缝合两只香囊,香囊里装的就是昨日在寿州报恩寺要来的香草,现已剪得细细碎碎,所以香气格外浓郁。

小半个时辰后,两只香囊都缝合好了,简直是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周宣都找不到缝口在哪里,只有那鸿雁缠绵翩跹的羽影。

香囊上有挂耳,羊小颦用丁香绦将香囊系在周宣腰间,抬起头,剪水双瞳凝视周宣,说道:“愿与公子不离不弃、永不分离。”

周宣在她樱唇上吻了一下,应道:“不离不弃、永不分离。”

羊小颦靠过来,将脑袋搁在周宣左肩上,一动不动。

此时的周宣也升华了,怀抱佳人却无情欲,就想静静的抱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