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章(第4/5页)

陆羽《茶经》里面曾说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一沸也;缘边如涌泉连珠,二沸也;腾波鼓浪为三沸,三沸则水老不可饮。

这茶博士还是古老的煎茶法,茶叶磨得细细,在水二沸时放入茶壶中搅拌,周宣看到他还要放盐,赶紧止住说:“盐乱茶味,放不得。”拎起茶壶自己斟了一碗,茶色呈杏黄色,嗅了嗅香气,清香满鼻,微闭双目,抿了一口,说:“水是绩溪水,这茶味也颇熟悉,似乎以前饮过。”

茶博士赞道:“公子果然好品鉴,果然是绩溪水,但公子说这茶饮过,公子以前来过黄山?”

周宣看了看一边的林涵蕴、范判官,摇头道:“未曾来过。”

茶博士道:“那公子一定未饮过这黄山茶,此茶名气是不响,但绝不输于谢源茶、阳羡茶这些名茶,请公子细品。”

周宣又品了几口,点头道:“清香味醇,的确是好茶。”问茶博士:“可有未磨之茶?”

茶博士应道:“有。”赶紧去取了一包茶叶出来,摊开,那茶叶形状如雀舌,呈象牙色,有银毫。

周宣一见,哈哈大笑,这茶他果然饮过,就是“黄山毛尖”,极品黄山毛尖售价为一斤两千五百元人民币,相当于唐国的五两银子。

周宣赞道:“好茶,好茶,请问此茶现在售价几何?”

茶博士道:“这黄山茶名气不响,售价不高,分为上品和下品,上品售价一斤茶叶为一两银子,下品的一斤只需三钱银,我茶庄主人想在今年茶会上让这茶提升一下茶价,能提个十之二成就好了。”

周宣问:“这黄山茶年产量几何?”

茶博士道:“年产五千斤,若是茶价能提上去,年产万斤不难。”

周宣道:“让你们茶庄主人来见我,我可以让这上品黄山茶卖到三两银子一斤,下品嘛,至少八钱。”

茶博士又惊又喜,看了看周宣,问:“当真?”

周宣矜持不答,一边的来福道:“我家姑爷说的话没有不应验的,老头,你算是遇到大贵人了——”

周宣摆手示意来福不必多言,笑吟吟看着茶博士,看他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茶博士叮嘱了一个小伙计几句,小伙计撒腿去了。

那茶博士想想不放心,怕小伙计说的话胡老板不信,又对周宣说:“公子请小坐一回,小老儿亲自去请茶庄主人来拜见公子。”

静宜仙子这时下车走过来,含笑问:“宣弟,你又和谁打赌了?”

周宣笑道:“一个发财的机会,我岂会放过——姐姐请稍坐,这黄山茶很不错,待我亲自烹一壶敬姐姐——茗风、涧月,取茶具来,就那套紫砂壶和青瓷盏。”

静宜仙子随车带着两套茶具,一套是泉州黑砂壶、黑瓯兔毫盏,一套是宜兴紫砂壶、越窑青瓷盏。

周宣取水注入紫砂壶,待壶水二沸,先用竹筷将水搅匀,再放入少许黄山茶,便拎起壶来,走到桌边,先为静宜仙子斟上一盏,然后给自己斟一盏,林涵蕴说她也要,就又给她斟了一盏。

周宣分别给范判官和祁将军各斟了一碗,用的是茶碗,静宜仙子的茶盏是不肯给男人喝的,周宣是例外。

周侯爷亲自斟茶,范判官、祁将军肃立,连称“岂敢。”

周宣坐到静宜仙子面前,看着她撩起面纱一角,露出尖尖下巴和薄润红唇,轻轻抿了一小口茶水,过了一会,赞道:“真是好茶,女道以前未饮过这种茶,似不在庐山云雾茶之下。”

周宣道:“明珠暗投,草莽英雄啊,我想让此茶在歙州茶会声名雀起、茶价飚升,道蕴姐姐可得帮我。”

静宜仙子问:“怎么帮你?”

周宣道:“姐姐听我是便是了,反正好玩又热闹。”

林涵蕴喝了两口,品不出好坏来,说:“周宣哥哥,你为什么要让这黄山茶涨价,你又不是茶商,能得到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