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章 谣言便是真相(第2/3页)

桓熙邀陈操之私下长谈,然后一起去拜会郗超,桓熙道:“家君近日将乘舟下扬州,督建广陵城,回程时或许会经过建康。”

郗超、陈操之心领神会,桓温入建康之日,就将是废帝之时。

郗超道:“今日太极殿西堂议子重升任六品尚书丞郎之事,皇帝坚决不准,琅琊王力谏,皆不听,虽然琅琊王可以不必得到皇帝准许擢升子重,但既然皇帝明确反对,身为丞相的琅琊王总不好当面与皇帝对抗,此议遂寝。”

皇帝司马奕本来是想免除陈操之太子洗马一职的,琅琊王、尚书仆射等人都反对,皇帝司马奕也就罢了,没想到现在不能免陈操之的官,陈操之却要升官,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皇帝当然要发威!

对此,陈操之淡然不语。

桓熙道:“这等昏君,连皇子都不能确定是否亲生,如何统御群下!”

郗超是安排人手散布流言的主谋,但此时并不接桓熙的话头,微笑而已,似乎此事与他无关。

次日傍晚,琅琊王司马昱单请陈操之赴宴,是为了抚慰陈操之,许诺明年定当予以擢升。

陈操之道:“大王对操之也不必过于恩宠,不然操之不好为大王效力。”

司马昱明白陈操之的意思,心下甚慰,说道:“操之忠义,国家之福也,本王定会说服陛下重用操之。”

陈操之赶紧道:“大王万不能与皇帝说及操之所谋,皇帝初登大宝,尚不知形势险恶,又宠信卢竦、朱灵宝诸人,实不能与谋大事。”

司马昱点头道:“操之说得是,皇帝实在是不知自重——操之近日可曾听到什么流言?”

陈操之道:“略有耳闻。”

琅琊王司马昱脸现愧色,默然半晌,开口道:“此流言莫非是鲜卑人散布的?那皇甫真刚一离开建康,这流言就出来了。”

太和元年的这个多事之秋,氐秦的苻坚、鲜卑的慕容皇室、还有江东的皇帝司马奕都深受谣言困扰:秦主苻坚竟然不是苻雄之子,却是其母与西门豹祠的庙祝所生;燕国上庸王慕容评与吴王慕容垂为了皇太后可足浑氏争风吃醋;大晋皇帝司马奕与天师道妖人在宫中修炼男女合气术,后宫嫔妃俱成采补之炉鼎,皇子都不是皇帝所生——

谣言往往揭示真相!

琅琊王司马昱问:“操之以为该如何消弭此流言的恶劣影响?”

陈操之道:“谣言止于智者,大王不必过于忧虑,但宫中反应却是过激,这几日卫军四出、还有卢竦的信徒都在城内胡乱拘捕百姓,这样岂不是越闹越大,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疏不可堵,皇帝不远离谗佞之徒以消非议,却这般对待百姓,吾不知其可也。”

琅琊王司马昱深以为然,道:“本王明日入宫,请求皇帝驱逐卢竦、朱灵宝等人。”

陈操之心道,以皇帝司马奕的愚顽的性情,必不肯听琅琊王之谏,皇帝司马奕一定会朝着他既定的命运大步前进——

不出陈操之所料,次日上午在台城式乾殿,皇帝司马昱听说琅琊王要驱逐卢竦诸人,恼羞成怒,大发雷霆,说道:“当此谣言蜂起之时,朕若驱逐卢道首,岂不是坐实谣言,被天下人所笑!”恨恨道:“朕定要揪出那散布谣言之人,将其碎尸万段!”

琅琊王司马昱苦谏,皇帝哪里肯听,只好辞出,至台城秘阁,见尚书仆射王彪之急急赶来道:“大王,大事不好!”

司马昱吃了一惊,问:“何事?”

王彪之道:“桓大司马率舟师万人,自姑孰沿江而下,将至建康。”

司马昱大惊,声音发颤:“他——他,桓大司马意欲何为?”

王彪之倒是镇定,说道:“大王切莫慌张,桓大司马世子桓熙前日由姑孰入都,可召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