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姐妹错认(第2/3页)

这些天张原四书题八股作了十篇、春秋题八股作了十篇,应该要向王思任老师讨教了,所以这日去会稽白马山的半道上先去了王老师府上,婢女去内院通报,张原就先去前院书房里等候,他趁日未出凉爽好行路,来得早,王老师说不定还没起床呢,盛夏清晨比较凉爽,正好高卧——

来到前院书房门前,却见一个小厮正给书房洒扫除尘,张原便在厅前踱步片刻,忽想起他去年在这里求学时住的西厢小院有几株名贵的珍珠兰,珍珠兰畏暑热,那小院无人居住,珍珠兰无人照料也不知枯死了没有,便从前厅穿堂走过,往内院西侧行去,来到西厢小院前,见木门虚掩,轻轻一推,两扇木门便“吱呀”敞开——

张原走进小院,转头就见左边院墙下那座八尺高的太湖石边,王婴姿提着一个浇花水壶正给雁来红和珍珠兰浇水,张原微微一惊,心道:“婴姿师妹怎么在这边?”转头看左边那扇他去年在这里住时一直紧闭的月洞门,此时洞开——

张原有些尴尬,想要悄悄退出,正在浇花的王婴姿已经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张原赶忙作揖道:“师妹早。”一揖之后抬头,立时觉得不对,这女子容貌体形与王婴姿有四、五分相似,方才看背影时一时不察,误作王婴姿,此时转过身来,就知道认错了,这女子年约二十许,下巴尖尖,因为消瘦,显得眼睛比王婴姿还大一些,这定然是王婴姿的姐姐王静淑了——

这女子便是王静淑,本月初八随爹爹王思任从萧山回会稽,因为现在是住在娘家,双亲健在,如何好戴孝髻、系孝裙,所以只是穿素色衣裙,没有任何花饰,这日早起正给珍珠兰浇水,却见一少年男子闯了进来,不免容颜失色,惊慌道:“你是何人!”

张原赶忙解释道:“在下是王老师的弟子,去年曾借住此处,并不知小姐在这里,冒昧冒昧。”正待退出去,却见王婴姿从月洞门那边快步走了过来,帮着解释道:“姐姐切莫惊慌,这是爹爹的得意弟子,和你说起过的,山阴张公子,县试、府试双案首。”

张原见内院连通,不敢多待,作揖道:“我去前厅等老师。”匆匆走了。

王静淑惊慌稍定,抚着胸口道:“真是唬得我魂都没了,这个张公子怎么这般莽撞,竟闯到内院来,实在无礼!”

王婴姿笑着解释道:“姐姐有所不知,他去年在这里读书就是住在这边的,方才想必是在前厅等得久了,就转到这里来旧地重游呢。”

王静淑“嗯”了一声,忽问:“这张公子方才称呼我师妹早,这是何意,他应该是错认人了吧?”问这话时,唇边含笑盯着妹妹王婴姿。

王婴姿坦然道:“应该是错认作是我了,我称呼他为张师兄或者介子师兄,他叫我师妹或者婴姿师妹。”

“哦。”王静淑饶有兴致问:“这位张公子尚未婚配吧?”

王婴姿道:“他已与商氏女郎订亲了,就是商澹然小姐,姐姐以前见过那商氏女郎对吧?”

王静淑颇为失望,秀眉蹙起,说道:“原来已订亲了啊,我原以为——商澹然我是见过,那时她还年幼,十二、三岁吧,上巳游春时遇见的,很是美丽。”

王婴姿道:“很是美丽?那真是郎才女貌了。”

……

张原回到前院,小厮已将书房洒扫过,张原便进书房,将自己的二十篇制艺放在书案上,见案头有一卷宋人赵淓的《春秋属辞》,开卷自序云:“微言既绝,教义弗彰,于是自议而为讥刺,自讥刺而为褒贬,自褒贬而为赏罚——”

张原心道:“微言大义而强调褒贬,几近刻薄寡恩了。”又检点案头其他书籍,发现关于《春秋》的典籍不少,有本朝刘永之的《春秋本旨》和王鏊的《春秋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