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4章 前堵后追(第2/3页)

见他默默无语,罗凝娥眉轻蹙倏忽正色道:“然则不管你变成什么样,都是余家老二,你虽未饱读圣贤书,然而也要谨记男儿做事需先立身,做人易,做有才能的人难,做有才能又有德行的人更难,千万不要走上邪路。”

余长宁知道古人对德行看得比什么都重,闻言顿时点头如捣蒜,心头却道:“姨娘说做人要有德行,只要我不缺德便行了,该干什么的时候还是可以干什么。”

翌日日上三竿,余长宁才懒懒散散地起床。

推开窗户深深地一个吐纳,只见小鸟正站在枝头啼叫,院内冰雪已逐渐消融,金色的阳光温暖地铺满大地,心情不由大好。

那本《贞观律》他已背得滚瓜烂熟,自然没心情再看,想想自己十多天都窝在家里,不由动了去酒楼转转的心思。

草草吃罢早饭,余长宁正要出门,却见阿武正从内间走出,见他不由喜道:“二少爷,你要出门吗?不如让我驾车送你去。”

余长宁知道阿武平时主要负责驾驭府中唯一的马车接送罗凝与大哥,不由奇道:“怎么今天姨娘没去酒肆?为何你竟在家中?”

阿武回答道:“今天是初一,二夫人一早便去城西观音庙上香去了。”

“什么?这里离城西观音庙有十余里路程,你竟不送姨娘去?”

“冤枉啊,二少爷,是二夫人非要自己走路去,说这样上香才够虔诚。”

余长宁默默地思忖了一番,说道:“那你还是去观音庙等二夫人吧,待会她回来时说不定要坐马车,我自己去酒肆便行。”

阿武闻言点头,一溜碎步地急忙去了。

出了府门,余长宁缓步悠悠地走在坊内的青砖大道上,脑海中慢慢地回忆着长安城的具体概貌。

唐朝长安城并非汉朝时候的那个长安,而是兴建于隋朝,故名“大兴城”,后来天下大乱,唐太祖李渊挥军入关中,才更名为“长安”,希冀能效法强盛的汉朝那般,统一天下,声威远播。

其后唐并天下,经过二十余年的时光,长安城已成为天下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原第一大都。

长安城占地极广,城市外郭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共有城门十二座。

城内东西十四条大街,南北十一条大街纵横交错,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把全城分割成一百余个大小不等的里坊。

这里坊便是功能齐全的居民住宅区,外围均有高大的围墙环绕,东西两端各有坊门以供出入,余家所在的这间里坊因紧毗东市,且多住商人,故取名为“尚商坊。”

不知不觉中他已出了坊门进了东市,拐进一条幽长的小巷中。

这条小巷是通往酒肆的捷径,两侧全为青森森的石板墙,高得足可遮挡四周屋顶的视线,原本便只有一车宽窄的道路,更在高墙的挟持下成了一条深邃的峡谷,压抑沉闷得不禁让人觉得有些阴森。

余长宁正在思考接下来要在酒肆推出的几道菜式,突闻身后脚步声急,转头一看,便见几个长得凶神恶煞的男子正衔尾而来。

眼见来者不善,余长宁心头不由一惊,也不知何时招惹了他们,然则好汉不吃眼前亏,急忙撒开腿便朝前跑。

那几个恶汉口中怒喝连连,大叫让他站住,追赶的脚步却是更快了。

余长宁脚下生风,哪敢有丝毫的停留,然则这条小巷极长,虽已远远看到流淌着光亮的出口,跑过去却还要一会儿。

正在此时,突见出口处人影猛地一闪,已有几人走入了巷内。

见有路人进来,他不由一喜,刚要出声呼喊,却依稀得见来人也是几个膀大腰圆的大汉,站在那里也不前行也不后退,如同大山般堵住了他的去路。

“糟糕,前堵后追,看样子他们必定是一伙的,今天插翅难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