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暗度陈仓

次日一早,苏锦早早的起了床,让小柱子去书院告假,自己胡乱吃了些东西之后,找来一套粗布衣服换上,叫浣娘拿了花黄帮自己在脸上薄薄涂了一层,变成一个相貌猥琐皮肤蜡黄的布衣汉子,悄悄出了门直奔官驿而去。

还没到官驿门口,便感觉气氛的不寻常,街口处身着锁子甲的禁军士兵岗哨密布,在官驿百步之外便不准人靠近了,好奇的百姓们交头接耳的挤在路口看,轻声诧异的询问着对方,想弄明白为什么天蒙蒙亮便有大批的禁军兵卒封锁路口。

苏锦挤在人堆里探头观望,不一会儿,官驿方向大锣‘哐哐’敲起,一对对衙役拿着杀威棒,高举着肃静回避的牌子浩浩荡荡的走来,队伍中间一顶紫色大轿由八名壮汉抬着缓缓行进。

轿子两旁数十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持着长枪负者弓箭缓缓随行,苏锦一眼就看到紧随轿后并骑而行的富弼和李刚,两人面色严肃,特别是李刚,双目炯炯四下顾盼,不住的朝身边的士兵发号施令,命士卒梳理人群。

苏锦看这气势着实的庞大,粗略一算,加上李刚的禁军,这一行足有四五百人之多,看来晏殊忠实的执行了自己小心为上的策略,从气势上震慑住对方;可以想象,李刚带来的士兵只有两百来人,剩下的两千余名士兵定然在某处待命,一旦事有不谐,定会及时的支援。

苏锦随着人流在道边缓缓跟随,大队走过官驿所在的富春街右拐往南上了柳条儿街,方向正是直奔府衙方向,刚过了《绕梁斋》靠近府衙广场附近,猛然间四下里涌出来数百名百姓,将前行之路堵得水泄不通。

苏锦心中暗道:果然来了,晏大人的估计一点都没错。

再看路上,五六百名衣着普通的百姓们齐齐跪倒在路上,口中大呼小叫,吵嚷不休。

队伍被迫停下,富弼在马上俯身掀开轿帘,对里边的一个人影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随即迅速放下车帘跟李刚交谈两句,同时策马上前,来到队伍前列。

富弼大声道:“你们是什么人,怎敢堵住朝廷钦差、三司使晏大人的车驾,不怕官府拿了你们么?”

人群七嘴八舌的鼓噪道:“我们找的便是三司使大人,我等有所诉求,又非暴民,怕什么?”

富弼皱眉道:“莫要大呼小叫,找几个能带头的来说说什么事。”

众人互相看看,却无人愿意出头,过了一会,人群中走出来一名身材矮小的留着三撇小胡子的中年汉子,那汉子上前抱拳道:“几位官老爷,我等皆应天府普通百姓,敢问钦差大人是去往何处?”

富弼喝道:“官家之事,凭你们也来过问,速速闪开,耽误了朝廷公务,你们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那汉子眨巴着三角眼道:“这位大人好大的官威,其实您不说我等也知道,你们是朝廷派来下旨要将我们应天府的知府唐大人调任他处,是不是?”

富弼冷笑道:“你们消息倒是灵通,不过这和你们有什么干系?无端阻拦钦差大人车驾,是何道理?”

那汉子笑道:“诸位官老爷养尊处优,不知道民间疾苦;我等百姓最盼望的便是能有一个好的父母官,天可怜见,我应天好不容易有了一位清正廉明的好知府唐大人,任期未满便要被调任,我等百姓深以为憾事,所以便自发来此请愿,请钦差大人带着圣旨回京城,将我等应天府百姓民意传达圣上;当今圣上乃仁天子,自然不会不管小民的诉求。”

富弼喝道:“好没道理,圣上金口玉言,下的圣旨岂是能收回的,再说唐知府乃是高升,你等爱戴他的一番情意本官了然,但也不能因此误了他的前程。”

那汉子鄙夷道:“我等虽是小民,却也懂得明升暗降之理,唐大人不畏强权,得罪了朝廷里的某个大官,此人便进谗言蒙蔽圣上,圣上是受了蒙蔽才会下此圣旨;而且唐大人曾跟我等百姓说过,要终身为我等应天百姓效劳,便是给个宰相也不走,唐大人这一走,若是来个昏官过来,我等百姓又要受苦了,还请大人代为传达民意,我等代表应天府四十万百姓叩谢朝廷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