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行仁政的真实后果(第3/8页)

咱们先来看看原文: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

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

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实繁有徒。肇我邦于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引这段文字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四书五经”对中国传统影响深远,现代人应该学习。只是学起来稍有一些难度,先别说把它们的意思搞明白,单是把这几部书里的字给认全了就少说也得花上几年的工夫。《尚书》是“五经”之一,在古代就以古奥著称,我顺手摘引一段,给大家见识见识,感受一下学习“四书五经”是件任重道远的工作,还是尽早学习为好,当然,从《孟子趣说》这样可爱的书入手是最方便的啊!

这篇文字的大意是:商汤灭了夏王朝,把夏桀流放到了南巢,后来觉得心里有愧,说:“后世不会有人也会以我的行为为借口来干点儿什么吧?”

商汤这是灭了夏朝之后,担心别人以后也会学着自己的样子来灭商。仲虺过来解心宽,于是作了这篇诰词。

仲虺说:“啊!上帝生下的民众都有七情六欲,所以呢,如果没有老大,社会就会混乱,上帝于是就派了最聪明的人来做老大,管着大家。夏桀曾经是个老大,可他实在太坏了,小弟们跟着他可都遭了大罪了。上帝一看,咦,难道是我当初选错人了吗?那就换一个好了。于是,上帝给了大王您勇气和智慧,让您成为天下的表率,继承大禹当年的事业,继续实行大禹主义,并且顺从上帝的旨意。

“可咱们这年代没有‘3·15’,假冒伪劣让人没辙,就连上帝的旨意也有假冒的。夏桀这坏蛋就是个最大假冒伪劣商品制造商,专门伪造上帝的旨意,骗了不少人。上帝早就瞧这小子不顺眼了,和他断了交,转而暗中向商部落出售先进武器。夏朝那些人五人六的家伙本来看不起我们,把我们看做是禾苗里的杂草,粟米中的秕糠。我们时时处处都加着小心,生怕无辜遇害。其实我们商部落是有很多美德的啊!

“大王您不玩摇滚,不近女色,也不敛财,谁品格高就让谁做官,谁功劳大就给谁奖励,肯听别人的意见,也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宽容仁慈,向天下人民表示您的诚信。葛伯把送饭的人当成仇人,咱们的第一桶金就是从葛伯那里赚来的(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

——哦,这句话原来就在这里呢。接着往下看:

“大王您征讨东方,西方的戎族就埋怨您;您征讨南方,北方的狄族就埋怨您,大家都说:‘怎么不先攻打我们这里啊?’凡是被大王您的军队侵略到的地区,老百姓都欢天喜地,大家都说:‘大王您给了我们新生啊!’大家对您早就是众望所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