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宗师VS邪派高手(第2/6页)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孟子对滕文公,对然友,对毕战,都是以专家的姿态教育人,咱们看着虽然长学问,可总嫌气氛沉闷。故事要好看就得有冲突,日子太平静就得出来个人给挑挑事。隔三差五地看看高手过招,听听侃爷斗嘴,这日子才显得有趣。

挑战者就要出现了。孟子这位名门正派的大宗师马上就要面临邪派高手的挑战。

不是猛龙不过江。来者若论门派,比儒家还要源远流长;若论祖师爷,比儒家还要光彩辉煌;若论人数,一来就是前呼后拥几十人。几十人虽然不多,要放在齐国和魏国怕连个水漂都打不起来,可要放在截长补短不过五十里的小小滕国,简直就能顶一个军团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

山雨欲来风满楼。

——有人恐怕会说:孟子和滕文公关系这么铁,有这个官府背景,还怕什么呢?

可是,这批人却已经先打通了滕文公的门路。事情是这样的——

这一天,小小的滕国迎来了一行几十位南方的旅客。他们是什么人?来滕国做什么?滕国百姓纷纷狐疑地打量着这批不速之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一行人都带着家伙,不问而知都是练家子,看样子像是一个门派的。

为首那人操着楚国口音,气宇不凡,怎么看怎么都像农民。他手里的这把家伙明显比其他人的更要威风,也不知那耀眼的锋芒已经犁过了多少亩的肥沃土地!

这首领率领众人,威风凛凛地行走在滕国的大地上,轻功起处,但见脚下生风,卷起阵阵尘埃——哦,原来是起风了。

首领拜谒滕文公,通名报姓,交代此番来意。原来,这位便是江湖上赫赫扬名的神农派高手许行,听说滕文公施行仁政,便大老远地带着一帮弟子,从楚国来到滕国。许行对滕文公说:“我希望您能给我们安排个住处,我们愿意做您治下的老百姓。”

前文已经说过,楚国和中原各国性质不同,中原各国虽说后来纷纷闹了独立,可原本到底还是周天子分封出来的诸侯国,而楚国不一样,严格来说,楚国和周朝是对等的两个国家,楚国虽然早先曾经加入过周联邦,但至多也就算是周联邦里的一个自治州,合则留、不合则去,而人家确实也“不合则去”了,早就独立为王了。

那,滕文公会怎么处理这事呢?把许行一行遣送回楚国吗?可那是战国时代,社会情况不同,各国诸侯都争着让别国的百姓投奔到自己的国家里来,一些知名的人才更是在国际社会上到处流窜。所以许行此来,滕文公高兴还来不及呢,况且,滕文公知道是自己行仁政的名声传扬在外,这才吸引得外国人赶来投靠,这真是太让人欣慰了啊!

楚国人其实也未必介意,他们或许还会为许行在滕国受到重视而感到骄傲呢,呵呵,那个许行啊,是我们楚人,现在是滕籍楚人,呵呵,了不起!

现在许行带着子弟人马全都移民滕国去了,开口就向滕文公要地方住。滕文公一想:这些非法移民怎么开口就向政府要房子啊?嗯,那就给吧。

——这我得说明一下,许行未必就是分到了房子,他向滕文公要的是“廛”,这个字在“公孙丑篇”里讲过,在这里或许是宅子,或许就是宅基地。前些年我还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有艺术家放弃了大城市的户口,到农村落户,村里送给他一块宅基地让他自己盖房子。这位村长看起来大有滕文公的仁政之风。

还有一个字得留意:许行是说,愿意在滕文公的地盘弄块地方住下来做滕国的“氓”。什么是“氓”?——这个字会让很多人都含糊一下,其实它很常见,只是单独出现的概率不高,经常是和“流”字配合起来使用,组成一个经典词汇:“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