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一句被误读的名言(第2/4页)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这就是朱熹和赵歧所谓的“支干”——我们现在一般倒过来说,叫“干支”。古人用干支系统来标记时间,现在一般人都知道干支纪年,像“戊戌变法”就是发生在戊戌年的变法,“辛亥革命”就是发生在辛亥年的革命,天干和地支两两相配,到六十年走完一个周期,然后从头再来。其实古人用这套干支系统不仅仅是纪年的,而是从年到月、日、时无一不包。比如,说一个人的生日,是“戊戌(年),辛亥(月),甲子(日),丁未(时)”,如果数一数,一共是八个字,这就是所谓的“生辰八字”。

现在还有不少人喜欢找个算命先生给自己批批生辰八字,算过的人都知道,算命先生把你的八字批下来之后,是会像报纸、杂志分栏似的分成年、月、日、时四栏,这四栏就是所谓的“四柱”——现在不少算命网站上常有什么“四柱”“八字”的,看上去很神秘,其实它的基础就是干支系统的一套排列组合方式。

——本来是讲《孟子》的,讲着讲着怎么像是要练摊算卦了?

再看看什么叫“孤虚”。

要说“孤虚”这两个字,听说过的人恐怕不多,可要说起“奇门遁甲”,中国人恐怕没有不知道的。不错,“孤虚”就是奇门遁甲的祖师爷。

“孤虚”这套东西的全名应该叫“六甲孤虚法”,如果想把它搞得更神秘一点儿,也可以叫“六甲孤虚秘法”。据说这东西是黄帝他老人家传下来的,第一代传人叫风后,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小弟,后来姜太公学了它才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平定天下,张良学了它才辅佐刘邦打下汉家江山。看看,这可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绝世秘技,是历代高人的不传之秘,而现在,各位简直太幸运了,因为我这就要把这门盖世绝学无私地传授给大家。

六甲孤虚法是建立在天干地支的基础上的,“孤”和“虚”各有其意。

这套法门分为两个体系,一是“年孤”和“月孤”,一是“日孤”和“时孤”——看看,前面刚讲的关于“时日”的内容这里马上就用上了。“年孤”和“月孤”的实用意义不大,我就节约篇幅不讲了,只谈谈“日孤”和“时孤”。

什么叫“孤”?天干和地支两两相配,十个天干分别配了十个地支,还剩下两个地支没地方摆,这剩下的两个地支就叫做“孤”。

为了说明方便,最好弄一块表来,得是那种传统式的钟表,十二小时的刻度齐全的,现在有些钟表设计得很时尚,没有刻度,或者只有四个刻度,这都不行。

好了,手表拿在手里,该算地支了:表盘上表示十二点的那个刻度就是“子”,然后顺时针来看,一点的位置就是“丑”,两点是“寅”,照这个顺序排列下去。排完了你会发现:十二点是“子”,六点是“午”,一个在最顶端,一个在最底端,两端之间拉上一根直线,这就是所谓的“子午线”——干支系统既表示时间,也表示方位,宋朝李弥逊有一句诗,叫“辛壬癸甲常为客,南北东西只问山”,写得很有趣,对句里的“南北东西”和起句里的“辛壬癸甲”其实全是一回事。那么,如果把干支画在地图上的话,“子”就是正北,“午”就是正南,北京故宫的建筑群就是按照这个子午线来布局的,北京发展到现在,原来的子午线就成了中轴路。

现在你要和敌人打仗,日子已经定好了,这时候就要算出你的“日孤”。十天是一旬,这十天当中的每一天在干支体系里都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配对来表示。十个天干分配在十天里,恰好一天一个天干,可十二个地支分配在十天里却剩下两个,这两个就是“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