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夜战

朱历看着三个人,一个是马如龙,一个是折继祖,一个是折继世。对于这三个人他可是很尊重。马如龙来历连朱历也不知道,他是接到石坚的信,才与这个人联系的。但他隐隐地听到他为了今天这次行动在辽国西京道白达旦部夹山潜伏了三年多时间。这个夹山紧挨着阴山,南倚黄河,西靠西夏的黑山威德军司。这里因为挨着大河,有许多地方适宜耕作,所以居住着许多人。但因为是辽国与西夏交界的地方,除了契丹人,还有许多党项人,以及蒙古人等民族。后面还有大山倚靠,所以形势错综复杂。当然宋朝对这个地区不可能感兴趣,也没有能力感兴趣,但是这个马如龙却在这个地方一个人生存了三年多时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有坚忍不拨的毅志,还要有强悍的身体,不然在这地方都有可能随时被人杀死。特别是因为契丹人的欺压,党项人岱尔族起兵反抗。辽国也曾派兵镇压,但岱尔族仗着大山和对地理的熟悉,辽兵屡次出兵不能成功。这个地区这几年战争不断。这次行动若没有这个马如龙引导,根本没法完成。

同样,这两支队伍的统领也是石坚指名道姓要求的。他们更不能小视。这不是他们现在有多大本领,而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折家折从阮,云中大族五代名将,从后晋、后汉以来,独据府州,经营西北,那时中央政权软弱,但折从阮勇武过人,少数民族因此不敢进犯陕北,史称“中国赖之”。然后是折德扆,折德愿兄弟,德扆是长子勇猛善战,从阮生前就已经让他实际负责府州军事,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自己则担任了四州节度使,时人以父子两代节度使而荣之。有意思的是折德扆把女儿嫁给在北汉为将的杨业,自己却是后周的铁杆,屡次因打北汉为功。其实当时杨业的哥哥杨重勋在麟州也服从北周,说起来,倒是杨业属于有点儿一根筋,跟着北汉一条道跑到黑,直到刘氏灭亡才归顺北周的后身宋朝。

第三代折御勋,折御卿兄弟,这是和杨家最密切的折家将了,是折太君的哥哥,杨六郎的亲舅舅!评书《杨家将》的辽帮大将韩昌,实际没有和杨六郎怎么交手,反而是和折氏兄弟有殊死的血战,特别是老二折御卿。在契丹大将韩德威(评书里韩昌)纠集各族军兵自振武犯边时,折御卿出战,把契丹打得大败,各族兵反水,德威仅以身免。第二年,御卿病重,韩乘机来报仇,御卿抱病出战,《宋史》记载极是感人:御卿力疾出战,德威闻其至,不敢进。会疾甚,其母(就是杨老令公的岳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言讫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

第四代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三个堂兄弟各有特点,惟信勇猛,很早就战死战阵,惟忠多智,治军镇定,惟昌则勇谋兼备,在惟信战死一战中,他也被射中坠马,但依然带伤上马突围,此后屡立功勋,真宗召见,赏识其箭术,欲赏赐的时候他说:“我叔叔御卿当年立功,圣上送了三十面大旗给他,上阵十分威风,您能不能也同样赐给我呢?”时人夸其豪迈。折惟昌之死和御卿很相似,病中辽军截击宋军粮饷,惟昌出兵为援,“力疾领步骑屯宁远砦,冒风沙而行。时疾已亟,犹与宾佐宴饮,谈笑自若焉。明日卒,年三十七。”

如果单论宋朝四大武将世家,折将毫无疑问要排在首位。当时杨业冤死,折老太君那么快将潘美搬倒,并不是什么八贤王,而某种程度上与折家有着关系。

现在折惟忠正是担任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检使,领普州刺史。上次延州城,援兵能够迅速到达,与他的调兵遣将无不有着莫大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援兵没有起作用,还因为贪生怕死,被朝廷与报纸狠批。但没有这些援兵的压迫。元昊可以安心地奸灭延州城的守兵,如果让元昊占领了延州城,现在宋与西夏的边境形势将会变成两样。朱历也因为此次的功劳升为麟府路副都巡检使,折惟忠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