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必灭鞑虏 南北屯田(第6/8页)

马守应和蔺养成对这个点检结果真是惊骇非常,革左五营那些强兵都在点检中被刷下去了一大批,剩下这六千多名,点检的军官也是颇为的不满意,说最起码要整训一年才能赶上正规军的程度。

他们对这个结果并不惊讶,因为老回回马守应和改世王蔺养成被邀请看过胶州营军队的演习和操练,对他们的震撼无与伦比,几乎感觉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人间的兵马。

革左五营火并之后,剩下来的头目,马守应和蔺养成决定继续从军,请示李孟之后,两个人都是从营千总开始做起,每人统领两千人左右的独立营,马守应和蔺养成的部队都是从属于淮杨军参将陈六。

因为革左五营来自于河南的南部,对河南方向的作战还要倚重他们这些地头蛇,而剩下的两千人则是开往归德府,划归归德府守备袁时中,袁时中在李孟北征河间府的时候,在归德站对了位置,自然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归德府将建立直接对李孟负责的豫北军,这个军的统领,已经预定是袁时中,规模是一万人。

革左五营在崇祯十六年的四月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魏小北和那两位想要继续从军的兄弟不同,他在详细了解胶州营的政策之后,决定交出手中的所有部队,拿着积蓄的钱财去扬州府做个富家翁。

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魏小北也一直是有这个想法,胶州营给他的安排甚至让他受宠若惊,两淮豪族方家准备招他为婿,尽管是个支系的大小姐,这也是荣耀异常,最起码,他不用担心什么了。

正月到四月,胶州营的军事力量在两淮一直保持着小打小闹的状态,活动最频繁的反倒是灵山商行和山东盐帮的掌柜和代表们,他们拿出一份份契约,和地方官员,结寨自守的豪强甚至是绿林盗贼们互相往来讨价还价。

山东在凤阳府广大的土地上建立个有利可图的买卖,只要是有实力的有地位的人都可以在即将设立的屯田田庄中分一杯羹。

在胶州营的强势和足够丰厚的报偿面前,大部分人都是在那份契约上签下了自己名字,并且投入了自己的积蓄和钱财,那些手中有兵丁佃户的,也把这些人力当成资本投入了进去,那些没有签订这个契约文书的人,则是在大军的攻势下荡然无存。

有了共同的利益,自然要去努力的维护,维护这田产和庄园,也要维护在田产和庄园背后的胶州营,还要维护齐国公李孟。

因为大家已经成了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本来按照周扬等人做出的计划,南直隶江北地的土地将完全按照山东屯田田庄的模式进行,就是完全被将军幕府控制,不允许其他人插手其中,田产人口都作为胶州营的财产,不过李孟提出了自己意见。

“南直隶江北地多豪强大族,官吏也多是江南士子,盘根错节,而且元气未损,若是一并的清除,圈占田产人力,必然会激起重重反抗,南进之事也会极为麻烦,耗费不必要的精力,不若采用联合的法子,一来划分田庄,开荒耕种的耗费,可以通过这些人的入股降低许多,二是可以把这些摇摆不定的豪门大族笼络在我胶州营的旗下,为我效力。”

这番话,周扬、袁文宏等人听到后,稍一琢磨,顿时是赞叹异常,这完全是出自真心的敬佩,就连草拟这方案的孙传庭都是赞叹,大帅果然是有天赋之能,这等的高绝之策,怎么能是军将能想出来的,就算是有明以来的几位大贤宰相,也不会有这等的想法。

李孟对自己能提出这个想法也是比较惊讶,事后回忆,也发现没什么纰漏,仔细思索才想起来在某个八卦媒体上看来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