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没有现在的人就没有资格谈未来(第2/2页)

看到这儿,看看1931年出版的《中国的重要商品》中排名前几位的黄麻、猪鬃、矿石;再看看2009年中国排名第一、占世界制造业出口15.9%中的工业出口数据,我突然觉得,我认识的这些年轻人完全有资格回答马利文的问题。

为此,我准备了两年时间,将与这些年轻人交流的内容整理出版。两年来我与这些曾经是历史专业、经济专业、建筑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现在从事着工业设备销售、建筑工程、咨询工作的年轻人反复交流,我们撰写的文字不下百万字。最后与出版方商量,压缩到了20余万字。他们会从他们的视角回答:实现了工业化的中国是走向英、美一样的金融帝国之路?德国、日本的军国主义之路?还是苏联曾经走过的社会帝国主义之路?中国到底应该向哪里走?能否超越历史的规律?

我最后想说的是,自辛亥革命至今100年来,中国人在追求探索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步。期间无论遭受过什么样的挫折和迷失,中国人始终没有动摇,无数平凡的中国人对工业化和现代化追求的信念和动力牢不可破。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用了110年达到世界GDP第二,而中国在背负着比日本更为沉重的历史和人口包袱的情况下,达到这个目标只用了60年。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以工业化为主的物质文化变迁,往往是整体文化变迁的先兆,而社会整体文化的核心恰恰就是社会的价值观。中国工业化走到了今天,显而易见,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问题。是用新的价值观完全替代旧的价值观,还是用接纳新一代工业人口的价值认知和体验修正旧有的价值观?尽管从网上的对骂来看,似乎更像是前者,但从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规律上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个社会是否接受年轻人对以工业化为主的物质文化变迁的价值认知和体验,不仅取决于政治制度,更取决于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和民族心理的弹性。

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我认为这些80后年轻人写的内容,非常值得享受着工业成果却怀着农业时代情怀的人一读。中国正在轰轰烈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应该首先关注这些参与重新塑造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年轻人。

把握现在吧,因为,没有现在的人将会丧失谈论未来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