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塞外斜阳党项定难军的默默存在(第4/7页)

李思恭终于开窍了,乱世中生存法则的头一条就是保存实力,即使得不到好处,也不能损失实力,日后还要靠着这支军队发家致富呢。不过李思恭也没几年好活了,乾宁二年(公元 895年),李思恭卒。因李思恭的儿子李仁佑早死,孙子李彝昌年尚幼,所以众人推举李思恭弟李思谏为定难军节度使,不过到长安讨了个正式任命诏书,名正言顺好办事。

一年后,保大军节度使李思孝正式退休,诏命其弟李思敬代替任职。没多久,唐昭宗又把李思敬弄到了武宁军任节度使,保大军后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所夺。后来朱温来凤翔向李茂贞讨还昭宗皇帝,西川王建耍了李茂贞一道,打着救援的旗号夺去了李茂贞的山南诸州,而以洋州降王建的正是武定军节度使李思敬(拓拔思恭)。

在唐末的军阀混战中,长安周边的各位大佬没几个老实的,都把唐朝当成了唐僧,今天你吃一口,明天我割一块,只有定难军因为实力较弱,所以基本上没有对唐朝起什么坏心思,昭宗对定难军非常满意,“朝廷宠锡优异”。不过李思谏却没有把唐朝当回事,不过是个盖公章的,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不碍大局。

唐天祐三年(公元 906年)九月,静难军节度使李继徽北上攻定难军,李思谏吓的不轻,忙向汴梁的朱温求救。其实李思谏的这次兵祸完全是朱温能捣鼓出来的,李继徽本来已经投降了朱温,没想到朱温淫棍本色不改,玩弄了被朱温扣做人质的李妻。李继徽平白被朱温扣上了一顶大号绿帽子,恼火异常,便倒向李茂贞。李茂贞在当时也算是西方响当当的一大诸侯,虽然东受制于朱温,南受制于王建,但北方的定难军相对来说比较好下口,李茂贞遣李继徽率诸路大军合攻夏州。

朱温接到李思谏的鸡毛信,自然要去救,李茂贞真要做大了,对自己是个严重的威胁,留下夏州可以做为自己的战略侧翼。汴梁方面出马的是匡国军节度使刘知俊,刘知俊是朱温手下名将,对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继徽不是问题。两军战于美原(今陕西富县美原镇),凤翔方面的五万大军几被汴军全歼。李思谏明显感觉到了唐朝命不久矣,看形势发展,朱温灭唐就在目前,不如和朱温交个朋友。有朱温在,李茂贞便不敢对自己如何,从此定难军全面倒向中原政权。

史家对李思谏倒向朱温非常不满,直指此举是李氏变节之始,并再论:“顾当鄜、宁犯顺,岐、汴劫迁,方镇争衡,中原板荡,独不闻夏州一骑渡河,其保境息民,循分效顺为何如耶!思谏嗣职,庸庸自保。视椒兰之弑而不知援,见汴梁之篡而不之讨。略公义,重私恩,以视思恭殆有愧焉!”其实这是典型的书生意气,纸上谈兵。且不说朱温此时还是唐朝的官员,李思谏拜了朱温码头在名义并没有背叛唐朝。河东李氏后来虽然打起唐朝的旗号,但他们这个所谓唐朝和真正的唐朝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李克用在唐朝时没少干对不起唐朝的事情。要说变节,当初李渊又为什么要背叛杨隋?如果这样一代代往上扯,那就没完没了。

定难军身处河东、梁朝、凤翔三大强藩之中,如果要生存下来,就必须找一个强大的依靠。为了所谓虚名的忠诚而把九族身家都押上来,是绝对不划算的买卖。在名和利之间必须选择一个,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利,文天祥那样的纯粹人格,并非人人拥有。

李思谏投靠了朱温,朱温也确实没薄待夏州,朱温即位后,加李思谏检校太尉,并封侍中。当然这些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李思谏得到了朱温军事上的保证,拓拔一族的性命有了保障,没有什么比这还重要。

梁开平二年(公元 908年)底,李思谏卒于任,死前留下遗嘱,立侄孙李彝昌为节度使。李思谏的位子是大哥李思恭给的,现在再把位子还给大哥的后人,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不过李彝昌命太短,仅仅当了不到三个月,就被作乱的夏州都指挥使高宗益给杀掉了,实在没有什么作为。高宗益想自立为定难军主,可夏州人根本不认他这一号,拓拔家的在夏州经营近三十年,根基深厚。一月后,夏人杀高宗益及其同党,迎立李彝昌的族子蕃部指挥使李仁福为主。朱温管不到夏州如何,只要拜在他的门下,照例封赏,授李仁福为定难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