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湘江北去历尽沧桑话湖南(第4/18页)

马殷的这张大网一撒,三条大鱼入网,只有陈彦谦和鲁景仁还在逍遥。马上就要到新年了,对马殷来说,最好的新年贺礼就是陈彦谦和鲁景仁的人头,有劳李琼跑一趟。同年十一月,李琼马踏郴州城,斩陈彦谦。然后翻过骑田岭(五岭之一),挺进连州城下。

李琼射书劝鲁景仁早降免死,鲁景仁心疼自己的家业,不肯合作。李琼大怒:“什么东西?!不降我就不能进城了?”下令狂攻,一连攻了三天还没拿下。李琼费了牛劲才在第三天夜里破城,鲁景仁有志气,抹了脖子。李琼带着鲁景仁人头回长沙报捷,湖南七州尽属马殷。

虽然湖南到了手,但马殷不能就此罢手,象刘表那样做个天下太平的“荆州牧”,必须继续扩张。地盘扩大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自然也就大了,当然战争肯定要死人的,但不管谁死,总会有人笑到最后的,而笑到最后的人,双手总是沾满别人的鲜血。不必有什么歉疚,吃人是乱中中生存唯一的法则。

拿谁开张呢?东面有淮南的杨行密、浙西的钱鏐、福建的王审知,南边有刘隐,这些人个个都有本事,自己如果强攻他们,估计讨不到什么好果子吃。核桃啃不动,那就先啃梨吧,占据广南五州的静江节度使刘士政在马殷眼中正是这个可口的梨子。不能责怪马殷把刘士政当梨吃,因为刘士政也希望把别人当梨吃,就看谁的本事大了。

唐光化三年(公元 900年)十月,马殷先派人去桂州(今广西桂林)找刘士政,希望能交个朋友,言下意就是快点给我弯腰吧。可马殷的使节没到桂州境界,就被驻守全义岭(今越城岭)的静江节度副使陈可璠给打回去了。马殷嘿嘿一笑:“傻子,中了俺的计了!”马殷正愁师出无名呢,陈可璠真是个好同志。马殷下令,指挥使秦彦晖、李琼带着七千“大军”(马殷没这么穷吧?)去找陈可璠算帐。

真是天助马殷,刘士政派指挥使王建武屯兵秦城(今广西兴安西南),陈可璠在乡下抢夺乡亲们的耕牛送给王建武充做军粮,人民是永远招惹不起的,有当地人跑到湖南军中,告诉李琼:“我给大军带路,从小径可抄秦城后面。”李琼也是个贼大胆,只带了三百多个弟兄就上路,趁着夜黑,突袭秦城,活捉王建武,然后人不知鬼不觉的回到大寨。

第二天,李琼在桂林军寨前告诉陈可璠:“王建武已经被我们抓到了,想活命的早降!”陈可璠大笑:“狗放屁!王将军还在秦城呢,你糊弄傻小子吧?”这回轮到李琼大笑了:“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奴才,让你看看!来人,推上来,斩!”湖南军把可怜的王建武押到阵前,把头砍下来,然后找个力气大的,把王建武的人头扔到桂州军营。陈可璠差点被没吓死,桂州军不知道王建武怎么被抓到的,都惊呼有鬼,士气大为衰落。李琼发动进攻,桂州军已经没心恋战,加上陈可璠多数被湖南军生擒。李琼比较心狠,下令将二千多桂州军就地活埋(先吐李琼一脸口水,无耻!)。

李琼带着胜利者的骄傲姿态,一路杀来,湖南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谁想被活埋?湖南军没几天就包围了桂州。从道德上李琼所为非常无耻,但从现实角度来讲,李琼似乎又没做错什么,杀鸡骇猴,在封建时代习以为常。所谓“杀降不祥”,对有些人根本不起作用,他们要的是利益,而不是空头名声。

刘士政被逼无奈,又不想被活埋,只好出降李琼,被李琼送到长沙享福。至此,静江军所辖桂州、柳州(今广西柳州)、宜州(今广西宜山)、象州(今广西象州)、严州(今广西来宾)、蒙州(今广西昭平)、梧州均被马殷夺下。湖南势力达到西江,距南国首镇广州只有不到百里,对刘隐造成强大的军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