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卷(第2/26页)

走到半路田令孜有些后悔,回到长安不知福祸,不如回到成都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便找个理由告辞回到成都。唐僖宗这时也管不了这个老太监了,爱咋地咋地吧,改由于另一个太监杨复恭任大内总管。

杨复恭虽然取代了田令孜,实现了心中一个梦想,但王建等人是田令孜的人马,万一田令孜在成都遥控这些人和自己做对,弄不好就会惹出大麻烦,干脆把他们都打发掉,让王建去做利州(今四川广元)的父母官。

象王建这样不安份的人哪里能坐得住?天天让他对着墙壁说话,不闷死他才怪。而且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看王建有点本事,担心日后给自己找麻烦,便三番五次招王建去兴元(今陕西汉中),说是要“教给”王建几招发财的路子。王建又不傻,知道杨守亮在打什么算盘,不敢去。手下幕僚周痒对王建:“今天下分崩,唐室危殆,痒观两川军镇多无才略,都不是干大事的人。王公善抚士心,兼有勇略,不乘起乱世谋番事业,岂不可惜?”王建问计:“当如何?”

周痒再道:“阆州有的是钱粮,兼地广人稠,公可先取阆州,然后俟机入成都,成就霸业,就在此时。”王建大喜:“公真我的诸葛亮也!”唐光启三年(公元 887年)三月,王建挑动当地的溪洞(今侗族前身)中的好动分子,凑集了八千弟兄沿嘉陵江南下阆州去发财。

阆州刺史杨茂实是陈敬瑄的哈巴狗儿,和主子一样德性,暗弱无能。听说王建要找他学习致富经,吓的当夜就逃了,王建入城,自称阆州防御使。王建在阆州弄到了不少干货,腰包大鼓,为了扩大队伍,王建招募不少江湖上的亡命徒,在阆州胡闹,弄的阆州一地鸡毛。老乡綦毋谏劝王建:“大哥你在这里瞎摆活,终究不是个出路。要做大事,必须军心民心一手抓,然后乘时扩张,据天下之险自守。”王建觉得有理,手脚也放老实了。

两川地界本就不大,王建这一折腾,各地的头头脑脑都对王建刮目相看: “这小子真是个潜力股!”剑南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和王建曾经在神策军中一起搅过马勺,对这个兄弟比较了解,顾彦朗不想让王建过来,送了一些钱告诉王建: “兄弟,知道你手头不宽松,哥哥我送给点钱粮,好好过日子。不过你最好别来打我的主意,我家刚养了几条大狼狗,很凶的。”王建知道顾彦朗不好惹,没敢动他。

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在长安的马球大赛中夺取桂冠后,得到了西川节度使的肥差使,上任之后,花天酒地。陈敬瑄每天雷打不动的要吃掉一只蒸狗,一壶酒,成天跟一帮闲人胡吃海喝,名声臭遍了大街。

陈敬瑄听说王建和顾彦朗打的挺铁,不知道王建会不会来成都发财,有些担心,向哥哥田令孜讨主意。田令孜摇着狗毛扇笑道:“兄弟别怕,王八是我儿子,天下哪有儿子打老子叔伯主意的?我一句话就把招过来,让他为咱弟俩卖命。”写了一封信寄给王建:“儿子,阆州有什么好玩的,不如到成都来,老爹我保你吃香的喝辣的。少不了你的零花钱。”

王建也知道窝在阆州总不是个办法,成都是西南大镇,得成都者得西川,先去成都,找机会下手。先派人送家小托给顾彦朗,并作书云:“顾兄帮忙照看家小,弟去成都看望一下老爹,过几天就回来。”顾彦朗笑骂:“贼王八认没把的当干爹,都不是什么好鸟。”王建把事情安排妥当,唐光启三年(公元 887年)十一月,王建带着几个干儿子和三千精锐来到成都。

陈敬瑄正在盼望着王建早点到来,手下参谋劝陈敬瑄:“王建是出名的刺头,特别难缠,公把王建召来,如何安置他?王建有野心,岂肯屈节做小?”陈敬瑄猛悟:“汝言是!”派人劝王建回去,同时加强成都的防御以备王建前来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