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云帐下奇儿在梁晋争霸之李存勖、朱友贞(第3/14页)

可惜杨师厚这时年老多病,于贞明元年(公元 915年)三月病故,朱友贞将他厚葬。鉴于魏博军在梁晋争霸中的特殊地位,朱友贞担心魏博军实力太强,对自己始终是个威胁,杨师厚生前也有过不臣之意。朱友贞听从租庸使赵岩(赵犨的儿子、朱温的女婿)的建议,把魏博分成两镇,另把相州(今河南安阳)等三州分置昭德军,以便更好的控制魏博,保住和河东军对抗的本钱。同时任命平卢节度使贺德伦为魏博节度使,并让刘鄩率兵六万前去魏博监督分镇。

朱友贞的想法不可谓不好,但却严重脱离实际,纯属纸上谈兵。首先,魏博是梁朝的头号重镇,分势反而自我削弱魏博在对抗河东的相对优势,就如同本来用一个拳头打人,却改成用五指打人,效果可想而知。

当分镇的诏令传来时,没想到遇上了严重的阻力,魏博军兵自安史乱后成为一大军镇之后,军兵多连亲带故,已经形成庞大的关系网,不愿分镇。结果魏博军出现哗变,城中大乱,百姓死伤惨重。魏博军兵将贺德化软禁起来,哗变士兵领头的叫张彦,他本想劝皇帝朱友贞收回成命,恢复魏博原建制,但朱友贞没有同意。张彦认为朱友贞昏庸无能,便逼迫贺德伦向河东投降。

李存勖本觉得杨师厚是自己灭梁的一大障碍,但没想到杨师厚死了,更让李存勖开心的是魏博军发生重大事变,向河东纳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李存勖哪能错过这个机会?李存勖亲领大军来收魏博。而出尽风头的张彦来拜见李存勖,哪知李存勖以新来魏博,无功于魏州百姓,干脆卖个人情,以张彦滥杀无辜为由将张彦斩首,并下令暴掠百姓者杀无赦。果然魏博百姓深感李存勖治军严整,爱民如子,多半心服。李存勖这招非常高明,新征服的地方往往不能滥用暴力威慑,实行怀柔政策,感化百姓,这叫不战而屈人之民,民心不可侮!

而此时刘鄩得知李存勖进入魏州,便要来会会李存勖。刘鄩在城外洹水附近设下埋伏,引诱李存勖,果然李存勖冒险前来,被刘鄩的五千伏兵团团包围,李存勖差点成了刘鄩的俘虏,使出了吃奶的劲才从梁军中杀出,正遇上援军,方才脱险。

刘鄩看到河东精锐多集中在魏州一带,晋阳必然空虚,刘鄩想给李存勖来个“绝户计”,偷袭晋阳。刘鄩为了骗住李存勖,想了一个妙招,把旗帜插在草人身上,用驴驮着草人在城中来回走动。李存勖被骗了两天,感觉情况不太对劲,怎么城中不见烟火?李存勖沉不住气了,进城捉住负责喂驴的伙夫问:“刘鄩哪去了?”,伙夫说刘鄩早就率军偷袭晋阳去了。

刘鄩的运气不太好,正赶上连天阴雨,加上山路泥泞,等梁军连滚带爬的带到乐平(今山西昔阳)时,发现粮草已经用尽,而且非战斗减员了五分之一的军队。刘鄩听说李存勖后队已经追上来,认为偷袭计划已经失败,只好回来,驻扎在莘城(今山东莘县)。河东军也随后赶到,两军对峙,大小战斗数十起,河东军并不占多少优势。

刘鄩是梁朝名将,他之前辅佐的朱温也是个善于将将之人,但现在的皇帝朱友贞却基本不懂军事,有时纯粹是瞎指挥,这次魏博大乱就是他瞎指挥的恶果。朱友贞见刘鄩劳师无功,有些不耐烦了,诏问刘鄩的破敌计策。刘鄩现在最要紧的计策就是如何筹备粮食,“无粮不成军”,看到皇帝问他,他回信道:“臣现在什么办法也没有了,只需要陛下给士兵们每人发十斛粮,吃饱了饭,臣就能率军破贼。”

朱友贞实在是个书呆子,居然反问道:“你要这么多粮食,是打仗的,还是填肚皮的?”,怪不得朱温曾说他的儿子们没一个能比得了李存勖的,这句话就能说明朱友贞有多么的愚蠢,后勤给养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斗和后勤之间的关系不是割裂的。即使是战斗机,没有油喝照样趴在地上不动,何况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