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南明大事年表(第4/8页)

五月,弘光帝朱由崧被杀于北京。

六月朔,清兵渡钱塘江,进兵取绍兴。鲁监国逃至台州。尚书余煌、王思任及陈函辉、陈潜夫等死难。孙嘉绩蹈海死、张国维投池死、王之仁至南京不屈死。郑鸿逵闻浙东江上师溃,弃仙霞关而逃。诏削其封爵。郑芝龙撤兵赴安平,拜表即行,诏留之不得。仙霞关守兵皆溃。是月,桂王朱由木爱死。

七月,鲁监国自南田岛航海赴舟山,隆武之臣黄斌卿不纳,漂泊海上。

八月,鲁监国由张名振护拥下驻普陀。十一日,清兵挺入福建建宁。二十一日,隆武帝闻仙霞关不守,自延平出奔,拟移驾江西。二十二日,清兵入仙霞关。二十四日,清兵取延平。攻占天兴府(福州)。二十八日,隆武帝于汀州为清兵所执,与皇后曾氏同时遇害。

隆武朝覆亡。

十月,郑彩迎鲁监国入闽。十四日,朱由榔在瞿式耜、丁魁楚等拥戴下,于肇庆监国。二十日,朱由榔闻赣州失陷,逃至梧州。

十一月,鲁监国驻福建长垣,重组政府,以熊汝霖为东阁大学士、郑彩为建国公、张名振为定西侯。二日,苏观生拥朱聿[钅粤]于广州监国。五日,朱聿[钅粤]称帝于广州,以明年为绍武元年,是为绍武帝。十二日,朱由榔还肇庆。十八日称帝于肇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是为永历帝。二十四日,永历帝遣彭耀赴广州宣诏,被杀。遂遣兵部右侍郎林佳鼎督兵,进攻绍武。二十八日,于三水大败绍武之军。

十二月二日,绍武朝广州总兵林察于三山口大败永历林佳鼎军。十五日,清将李成栋率兵突然袭取广州,绍武帝死,大学士苏观生自杀。绍武朝覆亡。二十五日,永历帝弃肇庆逃向梧州。

○-永历元年(鲁监国二年,海上郑成功称隆武三年,顺治四年,1647)

朱由榔25岁。

朱以海30岁。

正月十六日,永历帝逃至平乐。前御史张家玉起兵东莞、给事中陈邦彦起兵攻广州。二十一日,永历帝走桂林。熊汝霖奉鲁监国出师抗清。

二月初十日,清袭平乐,趋桂林。永历帝大恐,不听瞿式耜劝阻,于十五日,逃至全州。司礼监王坤,左都督掌卫事马吉翔扈从。瞿式耜留守桂林。鲁监国克海澄、漳浦、建宁、邵武诸地。

三月十五日,留守瞿式耜及总兵焦琏击溃来犯清兵。十七日,张家玉复东莞。二十三日,孙可望率大西军余部以平沙定洲叛乱为名,进入云南。

四月朔,清攻新安,张家玉败走,还屯博罗。初四日,永历帝移驻武冈,受制于刘承胤。初十日,清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率兵分道取湖广。二十八日,郑成功复海澄。此月,张名振渡海抵崇明,遇飓风兵败。

五月二十四日,刘承胤军大掠桂林。二十五日,清攻桂林,瞿式耜、焦琏率众击退。

六月朔,永历帝密诏何腾蛟入武冈。陈子壮起兵南海九江村。

七月初五,陈子壮、陈邦彦率义兵攻广州失败。鲁监国攻福州不克。

八月初六,清兵下清远,陈邦彦壮烈就义。二十日,高明失陷,陈子壮死难。二十三日,清兵逼近奉天府,永历帝出奔。刘承胤降清。二十七日,永历帝奔柳州。鲁监国克连江。

九月朔,瞿式耜请永历帝还桂林。初十日,永历帝奔象州。鲁监国克延平。

十月朔,清攻增城,张家玉死难。鲁监国军克福安、福宁、宁德、福清、长乐、闽清、永福、罗源等地,至此,已连克三府一州二十七县。

十一月朔,清兵逼近全州,何腾蛟、瞿式耜、严起恒等协办击退之。

十二月,永历帝移驻桂林。

○-永历二年(鲁监国三年,海上郑成功称隆武四年,顺治五年,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