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6/11页)

曹掌柜朝茂才看,茂才想了想,道:“东家,有些事情茂才和曹掌柜商量一下,就可以做主,但有些事情,却必须和东家商议。”致庸一听这语气,知道有些麻烦,当即笑道:“茂才兄,你可别吓我,有事直言即可。”茂才看看曹掌柜,终于问道:“东家,明天你真的打算去两广总督衙门见哈芬大人,帮这里的官府向朝廷汇兑饷银?”

致庸看看他们俩,有点纳闷地点头道:“对呀,我们这次所以要南下粤赣桂湘四省省会设庄,就是为了做成这笔生意!”茂才和曹掌柜对看一眼。致庸心中猜到三分,道:“茂才兄,曹掌柜,其一,南方四省因长毛军隔断长江多年,饷银无法北运,朝廷对此无计可施,耽误了多少国家大事不能办,我们要是做成了这件事,就是帮了朝廷,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其二,如果这笔生意做成了,我大德兴茶票庄就能在朝廷乃至全国各省督抚衙门里名声大震,要是我大清一十三省的督抚衙门都让我们替他们汇兑京饷,那会是什么景象?如果这样,我们大德兴茶票庄就做成了天字第一号大的生意,我们梦想的汇通天下也许根本就用不了三十年,只怕三五年内就能实现!”茂才站起打断道:“东家,茂才为东家担心的也正是这个。”致庸正说到兴头上,硬生生地被茂才打断,先是一惊,接着有点不悦地向茂才看去。

茂才道:“东家,恕茂才直言。当初东家决心进入票号业,茂才就劝过东家,此行断不可进。今天东家既已进了票号业,茂才再要阻止东家已没有意义。不过,茂才今日还是要劝一劝东家,北方各处和南方四省的票号开了也就开了,但是接下来要和各省督抚衙门做生意,又是做朝廷的生意,东家,我看你还是算了!”

致庸抬眼向曹掌柜看去。曹掌柜也道:“东家,这件事我也有些顾虑。古语有之,商者商也,你买我卖,大家平等相待,这是交易的基础,可是和官府朝廷做生意,他们不大可能对我们平等相待。”茂才见他说得这般委婉,又补充道:“曹掌柜,你这话说得并不周全。大家和气时,我们和官府是相与;若大家失了和气,官府又成了官府,我们则又成了人家治下的商民。不过,我真正为东家担心的并不是这个。”

致庸心中渐渐有些浮躁,却又不好发作,只得深深看他:“茂才兄心里有什么隐忧,请一起说出来吧。”茂才叹了一口气:“东家,还是那句话,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之,不可执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致庸终于不耐烦起来:“茂才兄,这话年前你已经劝过我,我不想再听。”茂才心头一痛,坚持道:“东家,茂才今天要说几句逆耳之言,你也别不高兴。你就是不高兴,我也要说!不然我就对不起每年三千两的酬劳银子!”致庸尽可能压抑着内心的反感,坐下道:“茂才兄,你说你说!最好一次说完!”

茂才道:“东家,以往太平年间,总是各省官府自己派人解送官银上缴京城。东家不要小看这件事,官银由官府送,朝廷收,民问商家一概无缘插手,朝廷和官府就掌控了我刚才说的神器,也就是天下命脉。而今天时局不宁,票号业开始跃跃欲试,要代替各地官府向朝廷汇兑银子,这就发生了天大的事。一旦天下官银可由票号业向朝廷汇兑,本该归朝廷和官府掌控的天下神器、天下命脉就要移位!东家,你细想一想,如果你是朝廷,你是皇上,会容忍这种事情吗?”

致庸一时长思不语。茂才越说越激动:“东家,当初茂才就不赞同东家进入票号业,那时我就对东家说过老子的一句话: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惜那时茂才想得还不够深,悟得还不够透。东家,当初我只想到开票号这件事本身会引起商界大变,国情大变,并没有想到其实你,还有诸多商人本身就是国之利器!只要你们想做,你们就能在今日中国的商界引发一场地震,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你们当之无愧。可是东家,你们自己是国之利器,可同时又只是商人,与强大的朝廷做生意,只能像个商人那样行事,否则就会大祸临头。东家,鱼只有藏在水里才安全,国之利器也只能深藏不露才不会为自己引来灾祸。东家天纵英才,茂才虽不是萧何、张良之流,却也不敢过于自贬。东家,茂才不担心你做不成天下那么大的生意,我担心的是你一旦做成了天下那么大的生意,给自己,甚至给乔家引来的反而是不测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