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5/10页)

邱天骏道:“告诉他们,我病了。”崔鸣九一愣:“东家……”邱天骏摆摆手:“好了,你去吧!”崔鸣九赌气道:“东家,既然我们也要给伙计们顶身股,干吗要悄声?我们也大张旗鼓地不好?”邱天骏瞪他一眼:“你懂什么?等着瞧吧,不止包头,全体晋商,都会受到冲击。乔东家说得不错,他要在包头商界重立秩序,再建行规,就凭这一条,他就已经做到了!不过常言怎么说来着……”崔鸣九有点摸不着头脑:“什么?”

邱天骏哼了一声:“众怒难犯。还有一句话,叫做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乔致庸已经犯了众怒,我们吃不到鱼,干吗要去惹这一身腥?”崔鸣九点头。邱天骏又道:“上次胡麻油这么一件丑闻,在别人那里,能让铺子关掉,生意倒闭,结果竞被这个乔致庸变成了天大的好事,复字号不但没有名誉扫地,相反还赢回了诚信的好名声!所以他出牌,不能以常理论之。况且这乔家二爷可能真想在包头重建商家与商家、商家与客人之间的诚信。他是年轻,初涉商界,可这个人骨子里有一股正气,别人说自己重义轻利,那是假的,这个人却是真的!让这样一个人经商可惜了,不过也说不定,在商界终成大器的,也可能正是他这一类人……”邱天骏唠唠叨叨一大通,说完却发现崔鸣九早走了神。邱天骏叹口气,不再多说了。

城外草原上,致庸和马荀策马跑了好久,终于下马找了一块草地坐下,两人望着蓝大白云,一时间都觉得天高地阔,心中无比畅快。半晌致庸突然道:“哎,马荀,跟我说说你在经营上还有什么好主意,复字号还有没有更多生财的路数!”马荀笑了:“东家,我只是个跑街的。”致庸道:“我只问你如何才能把复字号做大,不问你现在的身分。你就当你这会儿是复字号的大掌柜好了。”

马荀歪着脑袋想了想:“我要是总号大掌柜,头一件事就要集中调配各店的资金,灵活使用。”致庸点点头:“仔细说说,怎么集中使用各店资金?这有什么好处?”马荀拉长声调:“那好处可大了。我们做生意的,一年分春夏秋冬四个标期,在这四个标期里,各店主营的货品不同,银子就有了淡季和旺季。要是能把淡季店铺的银子投放到旺季店铺用,一份本钱就能变成四份,余下三份银子还可以做更多的生意。做生意缺的永远是银子,银子多盘子就能做大,盘子大利润自然就高,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致庸想了想,问道:“可是昨天刚订了新店规,各店独自经营,自负盈亏!”马荀笑道:“这和各店自负盈亏并不顶牛。我用你的银子,付给你利息,分店反而会高兴!”致庸又问:“好。还有呢?”“我们复字号的生意在包头城算是做得挺大,可是出了包头城,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大,比现在大十倍、百倍!”马荀拉长声调道。

致庸两眼放光,忍住激动道:“此话怎讲?”马荀望着天边道:“东家,包头只是一座城,出了城往北就是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草原上有多少王爷和牧民,我们就有多少生意!你想过没有,要是咱们把生意做到几千里蒙古大草原上去,这生意该有多大?”这话让致庸一跃而起:“快给我说说,蒙古草原上都有什么生意可做!”马荀跟着站起,向着辽阔的草原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子,激动道:“草原上的牧民需要内地的铁器、木器、绸缎、棉布、中药、马具、面粉、食糖、茶酒、马靴,内地人希望得到蒙古草原上的骏马、牛羊、皮张、羊毛、奶品,我们可以从内地贩运蒙古牧民要的东西到蒙古草原,再从蒙古草原上贩运内地人要的货物进口内。那时,整个蒙古大草原,北半个中国,都会成为我们的店铺;这个店铺有多大,复字号的生意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