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努尔哈赤的秘密(第4/11页)

第9节:大规模杀人合法化(2)

对于古代战争狂人来说"死一个人,是场悲剧;死一百万个人,是一个数字。"杀一个人和杀一百万个人,就是莽夫与帝王的区别,莽夫会追求一时的杀戮快感,杀死一个无力反抗的人,因而让自己付出代价。而帝王则不同,帝王所做的事情,就是将大规模杀人合法化,一旦大规模杀人被合法化了,那就会在民众心里产生强烈的恐惧与畏惧,也就扫除了后患,并开辟了帝王之路。

大凡传世帝王,都有这么一套天赋,能够将大规模杀人合法化--也就是说,能够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发动战争。

偷牛贼与这个洗手间的故事,载之于《开国方略》之中,这是因为这两个小故事,凝练了努尔哈赤一生的帝王智慧。这种帝王策术,说透了也非常简单:

第一,善于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

第二,韬光养晦,击弱避强的能力。

此外还有第三条,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能力。

第10节:努尔哈赤的专利

努尔哈赤的专利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跟在厨房里炒菜是一个道理……炒菜这种活,看起来很简单,而过程却是极为细腻复杂,火候刀工,放盐加醋,哪怕有一个小小的环节出了纰漏,菜还是那道菜,但是味道相差,却是判若云泥。

令人惊讶的是,努尔哈赤这个流浪乞儿,他恰恰有"烹小鲜"的能力,中国菜谱上那道著名的"回锅肉",就是努尔哈赤的个人专利发明。而努尔哈赤发明出这道菜谱的时候,他还不过是辽东总兵李成梁战俘营中的一名俘虏而已。

史学家坚信,努尔哈赤是以他父亲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为本钱,开创了大清帝国的基业。但是史学家们错了,努尔哈赤开基创业的资本,与十三副或十二副铠甲没有半点关系,努尔哈赤开基创业的资本,就是这道回锅肉。

中国人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中华料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大大有名。而中国的厨师,犹如过江之鲫,数也数不过来,但是还有更多的人,终其一生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烟熏火燎,弄得狼狈不堪,可炒出来的菜,跟开水煮过的木头没什么两样。而努尔哈赤在战俘营中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的窘迫,就在那种窘迫的环境之下,他还有心思琢磨回锅肉,这表明了他的淡定与从容的人生哲学风格。

淡定从容的人,总是有机会的。

到了24岁那一年,努尔哈赤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个机会就是女真阿台部落大举向明军发动进攻,惹火了辽东总兵李成梁。于是李成梁决意狂攻阿台的老巢古勒城,彻底消灭阿台部落。这场战役,表面上看起来跟努尔哈赤没什么关系,但是由于大家都是女真人,婚迎嫁娶,沾亲带故,阿台的妻子,说起来算是努尔哈赤的表姐,为了把这个倒霉丫头救出来,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世克一同进城,理由是他们是去劝说阿台投降--如果李成梁不是太缺心眼的话,估计根本不信他们这一套。

果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古勒城一攻而下,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世克,还有那位一不留神嫁给阿台的姐姐,一股脑儿地都被明军砍得肢体不全,死于非命。

这下子努尔哈赤可得理了,他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天长恸,壮怀激烈,质问大明各级领导:"你们是领导还是土匪?是领导就要讲道理是不是?你们凭啥杀咱祖父?杀咱爹?给我一个理由先……"

这事能怪大明各级领导吗?

古勒城已经成为了两军交战的战场,杀声连天,炮矢横飞,你祖父和你爹去哪儿不能旅游,偏偏要跑到那种地方凑热闹?生死阵前,血肉相搏,讲究的就是一个各安天命,除非你不哭着喊着非要往战场上凑,去了你就得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