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第2/8页)

刘冕清楚地知道。武则天终于是向时局低头了!

天大地大。时局最大——纵然她是皇帝。也不可逆天!

现在,她必须借助于我刘冕及麾下一干战将,来保她武周江山,来延续眼前这旷世的辉煌。站在国家的角度,她的武周已然快要超越了贞观大唐——做为皇帝地武则天,不得不欣喜、不得不自豪,同时不得不将我们这一批战将倚为股胘。

武则天,毕竟是冷静又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站在个人的角度,她极度渴望武家能够完全胜过李家,武皇能够胜过太宗,大周能过胜过李唐;站在国家与历史的角度,她的王朝已然站在了一个崭新地高度傲视群伦。她不敢、不想、也不会自毁长城再与手下的能臣战将们貌合神离。除了紧紧地将这批人拉拢团结在身边,她别无选择!

与国家利益、历史意义相比,家族的虚名与党争地输赢又算得了什么?武则天虽是女人,可她毕竟是皇帝,而且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她清楚地明白这样的道理。

于是,才有了今日这种对刘冕近似于‘疯狂’的赏赐与恩宠,她要向天下人表示:我这个皇帝,心胸宽广任人唯贤。天下英雄皆为我用!

这才是最高明的帝王之术。诚然帝王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但她拿出这样的高姿态,无就是让她站在了所有人的上方,高高仰视君临天下。刘冕等人的声威固然已是无以复加的得以拔高,可是水涨船高她这个皇帝的名望也是高得空前了。

武则天毕竟是聪明的。这种时候她有两种选择,一是除刘冕而后快,二是将其拉得更紧。她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信与一个英明帝王的胸襟和风度,她选择了后者。

刘冕也从一开始就相信,武则天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么多年地相处与博弈下来,刘冕对他这个战友、‘老板’与对手也算是十分的了解了。

朝会罢了,九成以上的臣工呆若木无语的退出了金銮殿。偶尔有几个人交头结耳,也的慨叹,说不出别的。

这下天下人都该明白了。不到三十岁的刘冕,从此已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河陇‘刘’姓,将成为大周天下仅次于李姓、武姓的最大豪门!因为,放开他刘冕本身的权势地位不说——他就要迎娶太平公主了!

太平公主是什么人哪?!——皇帝最心爱的宝贝女儿,比所有李武两家地亲王都要受宠地位也要更高。天下第一公主,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啧啧!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不管是谁,嫉妒也好震惊也罢,都只能啧叹。

朝会散后,刘冕很自然的被武则天请到了后宫,来到大明宫皇家湖岛太液亭。

“这是一场家宴。”武则天满面红光笑容可掬,如是说。

让刘冕感到意外的是,太平公主居然在这里。更让他惊讶的是——王李贤与长子李光顺居然也到了!

看来这一场‘家宴’,意义非比寻常!

刘冕很自然的和太平公主同坐一席,李贤父子共坐一席,武则天独居首座仍是高高在上。宫中御宴之精美丰盛、曲舞之赏心悦目自是不必说,可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没把心思放在这宴席之上。

太平公主的手,始终放在身下,紧紧握着刘冕地手出了一层细汗。今天这样的局面,以往她是想都不敢想,也难怪她如此激动了。

许久不见在皇宫禁内深出简出的李贤,相比以往更显得稳重而淡定。此前他身上多少有点抑郁之气,现在仿佛淡定了许多,更多的是从容与潇洒。相比之下,以往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的李光顺,经历了诸多波折与风浪之后显得成熟懂事了许多,也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人。

家宴开始,武则天都没有留一个近侍从旁伺候,亲自举杯用著来饮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