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暴风雨的前兆(第2/3页)

首先,那里的官僚将士们,常年以来都是惊弓之鸟,过惯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芶且偷生地日子,办起事来全不用心。这些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小***,对姚崇与王进行排挤和冷抗拒。工作开展困难。其次,~州的胡人太多,至少占了居民总数地六成以上。武懿宗杀俘屠民后,这里的百姓个个对大周恨之入骨。要不是王带了两万兵马过去镇劾,估计早就要闹出民变了。~州地百姓派了代表与姚崇对话,说是大周杀了这么多的平民百姓,好歹要给个说话,有个交待。

就算姚崇与王再能干,也只能勉强镇住局面没有让劣势扩散。但究竟要怎么才能釜底抽薪地解决~州的民心问题,他请刘冕亲自出面了。

刘冕对这样的局势早有预料。武懿宗杀了人是一个原因,器弩悉弄有可能暗中鼓动和唆使,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州那里,现在正在打的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可是刘冕却仍然按兵不等。他在等。

等那一挺秘密武器的到来。

数日之后,朝廷使者驾到,刘冕心中暗喜。带领都督府与刺史府所有将官出迎。

前来宣旨是的皇帝内侍,也姓刘,刘冕与他比较熟,时常以‘家门’对称。圣旨宣读完毕,主要的意思就是对刘冕进行了一番大肆表扬和奖,鼓励他再接再厉。至于‘再接再厉’到一个程度,圣旨当然不会说清楚。

刘冕将那刘宦官请到私宅,刘宦官果然拿出了一封黄皮书信:“大都督请接,皇帝密旨!”

刘冕心中一动接了过来,展信看完,心中舒畅。

密信中说了三件事情。其一,对刘冕表达信任,让他放心坐镇河陇,朝廷绝不会中了吐蕃的离间之计;其二,准许洛阳义商唐胡虏担任朝廷官商,负责组织兰州的粮草转运与军屯开垦,所用物资由兰州都督府开出借条,由朝廷负责偿还债务;其三,皇帝已经任命论弓仁为金川道行军大总管,总督剑南西川与山南一带右玉卫与左威卫八万府兵人马,开挺成都抵御吐蕃突袭。

只不过密旨之中,仍然没有提起武懿宗之事。只是异常模样的提了一句‘地辖遥远通信不利,朕既已授命,诸事卿可自裁’。这是一句客气话,无非是为了表达皇帝对刘冕的信任与器重。意思是说既然我这个皇帝已经给了权力你,你就不用老是请示汇报了。有什么事情,就自己做主办了吧!

可刘冕等的就是这句话。皇帝当然不会主动说起让自己去结果了武懿宗,但只要她不主动出言反对告诫,那就表示她也的确是不想救这个垃圾了。再加上后面还有放走的武攸宁这个卧底,双保险。

可以动手了!

安顿了信使刘宦官等人后,刘冕独自一人来到了后院的秘地柴房,头一次来瞅了一眼关在这里的武懿宗。

被关了好些日子不见天日的武懿宗,几乎只剩半条命了。其实刘冕也没怎么虐待他,为怕他饿死冻死,还给了他挺不错的生活条件。只不过武懿宗心里清楚,自己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一刀挥下来取走他的项上人头。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的滋味。这些日子下来,一惯嚣张跋扈的武懿宗吃得少睡得少,整天哀声叹气的哼哼说着可怜,可把看守他的胡伯乐等人给吵得烦了。

刘冕推门进去的时候,一直软软趴在那里的武懿宗就像是被电触了似的,腾的一下就跳了起来:“刘冕、刘冕!你凭什么这样对我?!”

刘冕看他那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失魂落魄的样子,着实有点恶心的撇了撇嘴:“那我还能怎么对你呢?是把你奉为座上贵宾,还是把你扔给十几万西征将士,让他们剥你的皮喝你的血?”

“我……”武懿宗紧张的喘着气儿,老鼠眼也瞪了,歇斯底里的嚷道,“这天下都是我们武家的!就纵然是犯了天大的错,也轮不到你一个外姓人来指责惩罚!这就好比我在自己家里打了自家的丫环仆役们一顿,还轮得到外人冲进我家里来指责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