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捷报抵京(第2/4页)

“啊——捷报!”满堂的人不由自主惊呼一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武则天眉梢一扬心中惊喜,但表情依旧淡定:“呈来。”

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听闻‘捷报’二字已是芳心颤动,这时急忙步下御陛前来接取。论弓仁从怀里小心翼翼拿出那份黄绢包裹地军报,双手递上。

武则天眼角闪过一道不易查觉的精光:还是一份黄皮军报,刘冕有何机要之事要绕过宰相直奏于朕?还派的论弓仁这样一名大将专程送信,可见事非寻常。

从上官婉儿手里接过军报来,原来还是厚厚的一本奏章。武则天迫不及待的翻开来看,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转而又微皱眉头,须臾又舒展开来,~色变化万千。

满朝臣子的心情缓急情绪悲欢,也随着皇帝的表情瞬间变幻,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气氛微妙无比。

上官婉儿站在一旁也是芳心忐忑,要不是碍于满朝臣工的耳目,她都想要侧目偷看一回了。

‘啪’的一声突兀声响,武则天一手将奏折拍在了龙案上。满朝臣工本就心弦崩紧,这时不约而同地被惊了一弹。

“天佑大周!”武则天朗声大喝,随之哈哈大笑。

满朝臣工这才心头释然,一齐拱手:“恭喜吾皇!”

“同喜同喜,普天同喜!”武则天也不多言,继而又朗声哈哈大笑,连笑数声。一边笑,她一边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朝殿后走去,同时将手一挥:“退朝!”

“呃?……”众皆愕然——皇帝怎么也不把捷报的详情说上一说呢?

不过,看皇帝这些表现,兰州那边定然是形势一片大好无疑,刘冕也肯定是不负众望成功退敌了。可是那边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局势了呢?

自然也没有人敢问。大家也都看见了,刘冕递上来的是一份黄皮奏折,连宰相都无权翻阅,想必其中定有重大军情内幕,不足以为外人道知。

朝会已散,论弓仁却站在堂中没有退去,静静的等。他很清楚,皇帝必然会再私下召见他。

果然,上官婉儿来了。几乎没有言语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头,论弓仁便随她往二楼御书房而去。

到了楼梯转角,无人,上官婉儿蓦然转身凑到论弓仁面前,急切的低声问道:“天可好?”

“好。”论弓仁重重一点头

上官婉儿心头大石落地,巧倩一笑:“皇帝大喜却又甚忧。随我来。”

简短数字,却是道尽天机无数。论弓仁心了然,随上官婉儿进了御书房中。

白霜染鬓,不复当年青丝华发。但今天的女皇,却如同回到了双十妙龄一般,脸色红润目露神韵,精神奕奕。

“论爱卿,坐!”女皇笑意吟吟,论弓仁恭声谢过端正坐于一旁,目不斜视。

半晌,武则天由心到肺的长吁一口气,悠然叹道:“好哇!——好,好。”

一连道了三声‘’,清晰让人听出她地如释重负之感。

“刘冕,果然是天赐大周之霍,不负朕之重望。”武则天万般感慨道,“朕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置生死如度外,以寥寥残兵与吐蕃数万大军相搏,匹马单枪杀入敌营解了兰州之危。虽昔日之卫霍,也不过如此。我大周有如此神勇之将,真乃是朕大之幸,国之大幸!”

论弓仁淡然一笑抱拳道:“刘将军曾对微臣言,他深受皇恩无以回报,肩挑重任责无旁贷,虽马革裹尸还不足以明其志。所幸天可怜见,刘将军虽是重疮卧床数日,却已康痊如初并无大碍。如今正坐镇河陇巍巍如山,令吐蕃二十大军不战自退。”

上官婉儿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嘴唇一片青灰,身上都轻轻发起抖来。

武则天点了一点头,息一声道:“五千男儿几乎全军覆没,换得兰州之危得解,刘冕更是差点魂归天外……勇烈兮?英雄兮?悲壮兮!—朕不喜兰州之危得解,不喜州不战而复,独喜刘天官之安然无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