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2/3页)

众皆沉默了一阵,右卫司马王站了出来:“大帅,卑职请缨。”大家都轻声的议论:“王司马的确是堪任此项大任哪!”

刘冕对王这个老手下的能力也是心知肚明。这人常年在右卫统筹内务面面俱到,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有着特殊的才能,政治手腕也很出众。

刘冕点了一点头:“你也只能以兰州军军方代表的名义前往州,接掌军事。还需要一个都督的人前去坐镇州刺史府,与你配合。”

“大帅,我去吧!”姚崇站了出来,拱手拜道,“州之事,事关重大非比寻思,甚至远比现今兰州的问题更加严峻。卑职请缨前往。”

“很好,有你前往,我最放心。你就代表我,前往州办事。”刘冕将手一挥,“笔墨伺候——旨挂帅如朕躬亲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兼河陇经略使刘冕,代帝行令,封姚崇为检校州刺史,王为检校州司马,率两万精锐右卫越骑前往公干。原州刺史与司马,即刻前往兰州都督府听候指令行事。令出,即行。”

“卑职领命!”

刘冕拿出那枚御赐特印,重重地盖在了一份墨汁犹干的绢帛都督令上。

大家伙坐在一旁个个看得眉飞色舞:太威风了!现在这河陇这块地方,兰州都督府的都督令简直就跟圣旨差不多了!州的州官,说拿下就拿下,转眼全都换成了刘冕的亲信。全不用跟谁商量,也不犯着给谁面子。

这就是绝对力量啊!

其实刘冕也没有头脑发热到任意胡为地份上。他想得很清楚,虽说州沦陷的主要责任在于武懿宗,但大周律法明文规定,城池沦陷州官县令罪责难逃。怪只怪那几个州地官员在朝堂上混得太差劲了,才被‘流放’到了州这个鬼地方来。这样一个取而代之的做法,并不违反什么规矩,吵到了皇帝那里也是无可挑剔。再说了,刘冕只是封了王和姚崇各自一个‘检校官’,并不是什么封疆大吏手握重权地实职,只不过他们手里握有刘冕赐予地办事权力罢了。

针对州一事,刘冕可谓雷厉风行强横霸道。而且他还另有后招,现在当众说明。先将姚崇和王这两个得力助手派过去他们先打个先锋探明敌情。如果他们能摆平,那最好不过;如果不行,自己再来出马。当了这些年地官,刘冕别的没学到,就学会了让自己手下的每个人都发挥出应有的能量和作用来。

说得好听一讲这叫人尽其才,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趋使、利用和炮灰。官场,本就是的生存法则。

姚、王二人接了都督令马上便动身了。刘冕再与众人商议其他事由。刘冕提出了一个思虑已久地方略,那便是开垦军屯这条长久之计。这条方略马上得到了一致通过和拥护。长久以来,中原在河陇一带战事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补给困难。其实河陇一带有着得天独厚的草场和田野,只要开发得当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这需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做为保障。难得现在大周精锐之师尽聚如此,军屯开垦势在必行而且正当时机。

劳力不是问题,二十万大军谁不是精壮劳力,但这需要大量的种子农具。刘冕大笔一挥写下一份上表,向皇帝狮子大开口了。

这是正当的索,为朝廷百年大计着想。大家一致认为不出意外的话朝廷必然答应。

刘冕担心朝廷一时应接暇,还以兰州都督府的名义,给‘大周义商’洛阳唐家写了一封信,请他们贩运大量的粮食、种子和农具前往兰州,价钱优厚。

其实,也许刘的这封信还没到洛阳,唐家地商队就该到兰州了。因为刘冕在离开洛阳刚长安时,就给唐胡虏写去了一份私函说过此事。现在春暖雪融,只要准备充分他也该动身了。这一回不是无偿捐赠,而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买家是朝廷。只不过,货款很有可能是账罢了。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刘冕想要的是洛阳唐家得到武则天的认可,让他们自由穿梭于河陇与内地之间,合法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