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意料之外(第3/4页)

唐胡虏挺识趣的,眼见这里没了他什么事,便请辞离去了。

刘冕和太平公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仿佛两人都有心事,一时却不知道如何打破这沉默。

就在这时,薛崇训突闯了进来,大声的叫道:“娘,爸爸!”

两人一愣,同时道:“来!”

薛崇训却跑到了刘冕身边,笑嘻嘻的道:“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去市集玩呀?我天天闷在宫里,都要闷坏了!”

刘冕抱起他来笑呵呵的问道:“怎么宫里没人陪你玩吗?”

“有呀,但是不多!”薛崇训竖起一根手指头说道,“只有我表哥李隆基肯陪我玩,其他的人都不怎么肯理我。”

“李隆基?”刘冕不禁愕然,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他多大啦?”

“五岁!”薛崇训咯咯的笑,“和我一样大!”

刘冕点点头,心中若有所思:历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现在才五岁。历史被我这样一搅和多了一个极大的变故李贤,他和他父亲那还有机会当皇帝吗?

太平公主在一旁道:“训儿乖,别缠着爸爸惹烦他了。你先出去玩吧,娘跟你爸爸还有事情商量呢!”

“好喂!”薛崇训倒是听话,乖乖的离开了刘冕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小声说道,“爸爸,我在外面等你咯!你要带我去市集玩哦!”

“好,一言为定!”刘冕肯定的点头。薛崇训这才欢快的走了。

太平公主的心情轻松了一些,笑意盈盈的道:“看来训儿不讨厌你,你们相处得也还不错。”

“我像是那种讨人嫌的家伙吗?”刘冕笑了一笑走到太平公主身边坐下,轻抚她的肩膀道,“你好像挺有心事?不开心吗?”

太平公主撇了一撇嘴:“我最爱的男人要成亲了,新娘子却不是我。你说我会是何种心情?”

刘冕尴尬的笑了一笑:“报歉,小芽儿。许多事情,我们都是身不由己。”

“我知道,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太平公主将头轻轻靠在了刘冕的胸膛,幽幽说道,“是我命苦,怨不得谁……对了,我娘不会让你又去打仗吧?上次你的是在军营举行了,都没来得及洞房就挂帅出征了。)“应该不会。你放心好了。”刘冕说道,“现在皇帝有意让我暂时淡出朝堂,专为立储一事做准备,那就不会在这时候启用我去挂帅西征。”

“那会用谁呢?”太平公主思索了一阵说道,“我感觉,这一次西征,对于朝堂格局会有较大的影响。皇帝如何用人,将决定朝堂的风向。西征非同小可,被调到西征队伍里的人,将来都有可能与东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得不错,你真聪明。”刘冕赞叹道,“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周,一向最崇军功。此次西征,是数年来为数不多的一次对外用兵。皇帝也是鼓起了极大的勇气,同时也抱了极大的希望。如若西征成功,则西征的将帅必然一鸣惊人飞黄腾达。我遍观朝中,能用之人莫过于:张仁愿、魏元忠、唐休璟、论弓仁。唐休璟目前坐镇西域,很有可能配合作战,不会直接挂帅;论弓仁身份敏感,纵然是皇帝对他信任不疑,其他的朝臣将军们也未必会同意。因此,目标可以索定在张仁愿和魏元忠的身上。而且,我感觉魏元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当年他曾平定过徐敬业叛乱,在皇帝心目中占有极重的分量。”

“魏元忠?”太平公主皱了皱眉头,摇头,“我觉得母亲不会用他。”

“为什么?”刘冕感觉有点意外。

太平公主说道:“母亲曾在与我的聊天中说起过。她说,魏元忠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是为人太过刚烈正直,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这个‘不少人’,指的可就是武三思那一批武家的子侄。魏元忠曾任洛阳令,在任期间秉公办事刚正无私,武三思那些人及其爪牙们,平常可都是横行惯了的,难免会有一些事儿犯在他手里。为此,魏元忠与武三思他们的关系闹得极僵。试想一想,母亲如何能够启用一个武三思的死敌去挂帅西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