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真相(第3/4页)

“什么真相?!”太平公主情急的追问。

狄仁杰轻抚须髯缓缓而道:“皇帝。并非是要真的处置刘冕。”

“何以见得?”太平公主更加疑惑了,“以母亲的聪明才智。不能分辩这就是武三思之流所编造的栽赃嫁祸之计,却又听信了这样的谗言将刘冕拘押私审。不就是有意要将他打压下去吗?”

“不,绝对不是。”狄仁杰非常肯定的摇头,眼中闪过一道睿智的利芒,“公主殿下,你难道还想不明白吗?皇帝陛下做事,从来都是谋动而后动。可是这一次,她却将自己处在如此被动地境地,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太平公主百思不得其解,眉头轻皱缓缓的摇头。

狄仁杰微然一笑:“果然是身在局中,不知局之妙意。老朽就提醒殿下一句:当今朝堂之上,以何事为首?”

太平公主眼睑一抬柳眉轻扬:“狄公的意思是说,母亲是要急着立储了,才对刘冕如此这般?”

“殿下睿智!”狄仁杰肯定地一点头,“上次刘冕凯旋归来,皇帝特意派相王前来迎接,老朽就看出了一点端倪。众所周知,皇帝陛下要立储,人选无外乎四人。潞王贤,相王旦,梁王三思,以及公主殿下你。”

太平公主点了一点头:“不错。”

“除了相王,其他三人都与晋国公往来甚密。殿下与潞王自不必说,武三思与刘冕却是死对头。”狄仁杰说道,“也就是说,在立储一事上,不显山不露水的刘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皇帝陛下为了东宫人选不受他人影响,不得不在这种非常时刻,对刘冕用了一点非常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削一削刘冕的威风与势头。让他在立储一事上。失去决定性的作用。”

“他能有什么样的决定性作用?”太平公主猜疑地摇头,“难道,皇帝陛下要立储,还得看他刘冕地眼色?”

“并非是这样的逻辑。”狄仁杰说道,“要立储。其实容易。难地就是,立下储君之后,东宫是否稳固。我们来假设一下,皇帝陛下如果立你为储……那外界会如何传闻?”

太平公主眨了几下眼睛,说道:“会说母亲任人唯亲立一个女儿为储,再者也免不得会有传言说是刘冕势大,在幕后支持了我入主东宫。因为有刘冕的强力支持,我在东宫会相当之稳固。”

“不错。如果公主得储,那是最为稳固地。”狄仁杰说道。“可是这样一来,皇帝的威信定然受到削弱。如果她立你为储,就很有一点向刘冕让步低头的味道。试问,一个君王,怎么能做出这样地事情?”

“一针见血,洞达天机……”太平公主佩服的点头,举一反三道,“反过来,如果母亲立了武三思为储,那东宫定然极为不稳。首先他就就要面临李党的沉重压力。尤其是刘冕在军事上给他的巨大威胁。这一点,也定然不是母亲愿意看到的。同样的,如果立相王旦、潞王贤为储。也都不是稳稳定。相王就不必说了,他虽然当过一段时间的皇帝,可是在朝廷之上的人脉相当寡少。他又是李氏子孙,如果没有李党的支持是绝对不行地。因此,他若得储就必须得到李党的支持,刘冕就是首当其冲。到时候,外界同样也会认为东宫是靠着刘冕在支撑。东宫乃国之根基。靠他刘冕支撑……皇帝是肯定看不眼的。”

“殿下果然聪明。举一反三。”狄仁杰点头赞道,“潞王就更不用说了。数年以来。他与刘冕已是同气连枝。他若得储,刘冕就是麾下第一战将顶梁大柱。我们左右寻思想来。晋国公是不是在皇帝立储一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白了,我明白了……”太平公主轻轻的吁气,表情变得越发的凝重,“我说一向沉重老辣的母亲,怎么在这种时候干这样的事情,让自己如此的被动?看来她并非有意要打压刘冕,而是为了象征性的削一削他地威风。至少在舆论上移开众人的视线,让刘冕脱身于立储一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