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虚实难辩(第2/4页)

刘冕点了一点头,这是高原反应。很正常。贺兰山平均海拔有两三千米,一般的人地确会有点受不了。但是,光靠这样放哨的确不解决什么问题,除了被动还是被动。

如何解决这个防守盲区的问题呢?刘冕皱着眉头一时陷入了沉思。如果突厥人从贺兰山西麓掠杀进来,当真会很麻烦。派兵去那一侧山脉驻守吧,那可就真是守株待兔了。而且就算是兔子来了还不定逮得住、打得过人家。天知道他们会有多少兵马前来?分兵过去,灵武空虚。万一突厥人又从正面杀来袭破灵武,那才真是满盘皆输老本输光。而且隔着这样一座大山分兵两处。彼此难以响应补给相当困难……总而言之。分兵去守是不科学的。

“王、马敬臣、郭虔,说说你们的意见。贺兰山这个防区。该怎么办?”刘冕发问了,打算集思广益。

众人寻思了半晌都有点没辄,纷纷摇头。博闻广志的王说道:“大将军,贺兰山的麻烦并非表现在当前。实际上从我大唐建国之初起,贺兰山就是个软肋所在。突厥人不止一次地用处种方法从这里渗透进来骚扰河陇。从贺兰山到凉州的这一片高原和荒漠,百姓牛羊无法生存,却是突厥人最喜爱的用兵之地。他们只要突破了丰州的防线就能一马平川的插切进来为所欲为。^^^^想要在贺兰山西侧设兵马营寨阻截,仿佛也不大现实。一来补给困难;二来那里地势极高我们的将士难以适应;三来,那里的地形对突厥人的骑兵太过有利,我们会十分地吃亏。”

“所以这里就成了大唐河陇地痼疾、短板和软肋。”刘冕深吸一口气有点郁闷的缓缓吐出,“照这样看来,除非丰州黄河一带地防线能够扩大、加固。否则想凭借灵武这处天险挡住突厥人,根本就不现实。”

“实话实说,的确是这样。”王实在的说道,“我大唐在这一带的边防线实在太长、太远,而且漏洞极多防不胜防。除非在丰州那里增设军镇、在阴山之上架设岗哨。才有可能真正遏制突厥人的南下。”

刘冕心中一亮,缓缓地点了一点头道:“此乃后话----当务之急,如果突厥人拿下丰州那个弱不禁风的边防小城了直插南下。我军该当如何?或许说,如果突厥人再肯吃苦一点,向西绕走大沙漠避开丰州直接贴着贺兰山脉向河陇腹地刺杀,我们该当如何?”

众将一起叹息:“哎,现在的大麻烦就是对敌人地动向没有确切的了解。我军实在太过被动。”

刘冕的眉头渐渐拧紧,表情变得严峻。

现在若是有无线通讯这样的东西,倒还好办。大不了派出精细的斥候和信探往丰州黄河一带打听消息,然后第一时间回报。可是现在通信麻烦。由于往返困难,等得到突厥人的消息,他们恐怕已经做出第二步行动了。

刘冕有点恼火的一拳头砸到城头的青砖上:“有没有前方丰州送来的消息。”

“回大将军。^^^^暂时还没有……”

郭虔思索了片响说道:“大将军,我军如此被动,能否想些办法主动扭转这一不利局面?”

刘冕侧目看向他:“你有何高见?”

郭虔说道:“卑职的建议是,将右卫兵分二路。一路留守灵州观望以伺后动;一路继续前向推进前往丰州。如果突厥人尚未拿下丰州,则可以巩固那里地防守;如果突厥人已经突破了那里,则前军可做第一道防线并且迅速将敌情报知给大将军。到时也好做出应对。”

王马上反问:“如果突厥人不走丰州一路而绕走大沙漠。直接从贺兰山西麓杀进来又该如何?到时我右卫大军在灵州的兵力已经削弱一半,纵然是发现了敌踪恐怕也会无能为力。”

“如果是这样,我们右卫全体固守在这里也还是一样啊!”郭虔解释道,“分兵前往丰州,至少可以取得少许的主动权,总好过在这里完全处于被动被突厥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