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回长安(第3/4页)

狄仁杰,可是一向主张李唐正统的,是坚强的拥李派代表人物之一。虽然现在他蒙受武则天知遇之恩,但如刘冕一样对大唐地情感仍是挥之不去。这不能用一个简单地忠诚与背叛来形容。

也许狄仁杰这些拥李老臣的复唐会稍显狭隘,就是要光复李唐;但在刘冕的意识里,复唐本来也就不仅仅是恢复李唐江山败灭武氏朝廷。

刘冕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狄仁杰等人。让他们和自己达成共识。这需要时间。更要付出莫大的努力。他的思想意识,并不见得是现在的人所能接受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冕基本上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来御史台报下到、闲逛、回家等候一些人到府拜会。偶尔也会去找上官婉儿闲聊一番----总地来说,就是游手好闲在瞎混。

三天后,狄仁杰将所有关于武承嗣一案的事情都处理清楚了,整理成了一个奏折给刘冕过目。奏折中除了道明案明原委,最重要地当然是如何下判。

结果是,武承嗣与武攸暨犯下通敌卖国、构陷大臣等多棕罪名,被查没其家没去户籍,流放三千里岭南极苦之地,永世不得还朝;周兴杀人灭口谋害重要证人丘神,又被人检举犯下多棕罪过,被判绞刑查没其家。另外还有几个武承嗣、周兴的铁竿心腹、同样劣迹斑斑的家伙,被判了流放或绞刑。

狄仁杰在朝堂之上,当众宣布了这个处理结果。武则天一脸阴沉,旁听的众臣也没人敢出个大气儿,连武三思都只敢低耷着头目不斜视。

判辞宣读完毕时,可以很清楚的听到有一群人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刘冕站在班列里,暗自好笑。

轮到武则天发话了。她甚是愤慨的道:“武承嗣、武攸暨,身为亲王与郡王,不思报国反倒谋害社稷,正是甚失人望!狄仁杰,你的判罚很公正----对于这等人。不可有丝毫姑息!”

话音一落,折腾了大半近半年的这棕大案,也就宣告结束了。

刘冕也可算是因祸得福,非但没有被武承嗣等人整死,反倒将他们反过来给扳倒了,并踩在他们身上向上爬了几步。得了不少地好处。

案子判完,刘冕来西京地目地也就达到了,也是该回去处理右卫地事情了。李光顺仍然每天有时间都来刘冕这里坐一坐聊聊天,刘冕便与之约定好明日一起离开神都去西京。

临走之时,刘冕找到上官婉儿向她辞行。二人之间很是不舍,却也没奈何只得暂时分开了。

第二天,刘冕与狄仁杰、李贤、李光顺一同结伴上路前往长安。案子办完了,狄仁杰恢复西京留守的职位。代理留守李昭德便依旧回神都来当他的宰相。

李贤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沉稳内敛。虽然他没有和刘冕说太多的话,可是刘冕感觉到了他心中地兴奋与渴望。

飞鸟脱笼,游龙入海,大概就是这种心情了。

五六年了,李贤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的自由。

“再次回到长安,我不知道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李贤甚是感慨的对刘冕道,“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就五六年过去了。自从上次被流放出长安,就再没有认真的看上这座城池一眼。不知道往日的景象是否依旧?”

刘冕微笑道:“差不太多,没有太多改变。只不过物是人非今昔有异。往日最庄严最华丽的太极宫与大明宫。现在都显得有点冷清了。东宫里更是多年没有人进去半步。”

李贤略带苍沧的笑道:“地确是物是人非啊!当初离开长安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以这样地一个面目再回来。劝说李唐的旧部门阀来拥护太后登基。改唐为周……不知道列祖列宗们知道了,会作何感想。”“殿下无须自责,你已经很不容易了。”刘冕说道,“要不是因为你,现在死的人肯定更多。关陇贵族虽然失了大势,但好在人丁尚存损失不大。也就是说,李唐的根基并没有遭受到本质的侵害。太后改唐为周,也不过是给江山社稷换了一件衣妆、自己要过一守当皇帝的瘾而已。大唐的魂魄仍在筋骨无伤,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