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结束与开始(第2/4页)

阴谋的最初。默啜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们成功的灭掉了吐蕃使团假装不小心走掉了论弓仁,让吐蕃与大唐的战事一触即发。再后来,他联合大唐内贼武承嗣与武攸暨,将一时大意地刘冕也生擒了下来。从这时候开始,整间阴谋进行到了高潮。默啜也因此沾沾自喜以为智珠在握。

刘冕在囚车和草原上度过了可能是一生中最难受最阴暗地日子。这比当年被流放还要凄凉和无助。可是奇迹就是在这时候闪光了。洛云的出现,兵王地潜入,给刘冕带来了生机。刘冕的出逃,让整件阴谋被揭穿。兰州的力挽狂澜不是偶然,刘冕就像是一味不起眼催代剂,让兰州的局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更大的奇迹也就在此时出现,吐蕃发生内乱……冥冥之中,一切就像是被一双妙手安排好了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敦欲谷人算不如天算,在赢下了前半盘棋后功亏一篑满盘皆输。

下山的时候,刘冕有点如梦如幻的感觉。回想起所有的事情,自己也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同时,还隐约有那么一点后怕。

如果相同的剧情再在自己身上重演一次,自己还会有同样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去力挽狂澜吗?

勇者无惧,这是不错。但老是在危机爆发之后再来弥补再来奋发,就真的过瘾真的好玩吗?想到这些,刘冕暗自摇头苦笑:一点也不好玩,一点也不过瘾!

谁愿意老是这样惊心动魄的把脑袋别在腰上过日子呢?

是时候反省了。

在危机爆发之前,自己太过懈怠、太过张狂。居安未曾思危,任由绳索套到了自己的脖子上才反应过来。现在回想,真的是觉得自己很笨。在代州把突厥人打得那么惨,敦欲谷早就给自己留书放过狠话了要赢回来,怎么就没长个心眼呢?

教唆太平公主阉了武承嗣,是有都会要报负的,怎么就没多个提防呢?

那样明目张胆的张武攸暨戴绿帽子,怎么就没想过他要报负呢?

还有周兴。历来与我不和。柳氏被老爹逐出家门后直接投靠了他,还一度闹出很大的矛盾柳氏一度下狱。周兴那种睚眦必报的小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一切的一切串联起来,终于酿成了这样一个针对自己、针对大唐地阴谋。

刘冕长长的吐着气,仰头看天:吃一堑长一智,我也该醒醒了!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没有真正的安逸和绝对安全可言的。我不犯人,人要犯我。任何时候都要提高警惕不能疏忽大意狂妄自大。

仔细回想自己流放归来后的这两年,刘冕觉得自己直到现在,都还是个嫩雏儿。相比这些政治高手、阴谋专家,简直就像是婴儿一样的稚嫩。现在他更加相信一句话了:古往今来,古人与今人地最为相通的地方就是两点:性与政治智慧。文化可能有差异,思想更是不可能统一,爱好兴趣生活方式更是相差甚远。但是除了人的性本能,古人的政治智慧是绝对不输今人的。

在这方面,哪怕自己来自一千多年后。对位现在的人仍然没有任何优势,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一块短板所在。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纵然没有必要在这方面与他们强争长短,但却不能因为这一块短板而影响自己的一切。

那么,所要做的就是弥补这一块短板!

慢慢学吧,还差得远了!

刘冕等人走到半山腰。后面追来一个人,骑着马跑下坡跑得很急。众人一看。是一名吐蕃地军士。那人跑到刘冕身前下马施礼,也许是不会说汉话便没有开口。直接递给刘冕一件儿东西。

刘冕接了过来,是一个布包包着的盒子。展开来看,原来是洛云的那个花钿首饰盒,里面还有洛云仓促写下的字条留言:好好保存,当我成为你的新娘的时候,我要你亲手为我贴上这枚花钿。洛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