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风卷残云(第2/4页)

所有人耸然回望,只见一名官员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冲进了含元殿。金銮殿是何等庄重严肃之地,除了递送边关军报的人,是绝对没有人敢如此乱闯地。

武则天心头一震:“报来!”

“启奏太后!一个月前右卫大将军刘冕突然出现在兰州,重回军营!”那人大声报道,“与之同来的还有突厥公主阿史那洛云!前军统帅魏元忠亲笔奏报在此,请太后圣阅!”

“拿来!”武则天耸然动容。众人一片惊呼,或喜或惊不一而足。

上官婉儿立在珠帘后,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整个人都要僵直了,心中一阵突突的狂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本该是她上前接过奏报转呈给武则天的,居然都一时忘记了。幸得身边的宦官反应快,代替她上前接了过来递到了武则天的手上。

武则天急忙展开奏报来看,表情急切眼神急转,看完之后双手用力合上奏折,大声道:“真乃天助我也!”

“太后,是何喜报?!”数名大臣一起来问。

“天佑大唐,降下刘冕此等奇才!!”武则天突然放声哈哈地大笑,快步走回珠帘后用力一拍桌几,“吐蕃使团一案,已然真相大白!此系突厥亚汗阿史那默啜设计堪害,并将刘冕俘虏到了突厥意图劝降。*****刘冕身在敌营宠辱不敢其节,智勇并用逃回大唐并且马上返回兰州前线。不仅如此,他孤身一人深入敌营,劝得吐蕃大将论弓仁率众来降!”

“啊!----”一片惊呼四起,金銮殿上炸开了锅。

上官婉儿双手捂着胸口。仿佛生怕那颗心从胸膛里跳出来一般。闭上了眼睛,嘴着嘴唇,眼角却不经意地流下一丝眼泪。

“论弓仁麾下的十万昆仑铁骑,已经分崩离析。其中有三万余精锐已经投效大唐暂时归由刘冕右卫麾下统领。”武则天大喜过望朗声的说道,“奇迹!这真是旷古罕有的奇迹!一场兵灾转眼挥化于无形,还让大唐平添了将帅之才与虎狼之师!”

金銮殿下,黑齿常之重重一拍胸口,仰面朝天长吁了一口气:“此,真乃天佑良善、天佑大唐!”

武三思的脸已经白了,低着头。眼睛滴溜溜的转,额角渗出一阵冷汗来。

狄仁杰平声静气地站在班列之中。瞟了一眼武三思,微然一笑智珠在握。

武则天也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和兴奋了,她扬着手中的奏折大声道:“不仅如此。在论弓仁归顺大唐以后,吐蕃赞普器弩悉弄也无心再来滋事,乖乖的退回了高原并派使者前来请和。如今,魏元忠留兵镇守兰州以防有变,刘冕与论弓仁率领右卫与吐蕃降兵,北上丰州镇劾阴谋算计我们的突厥人!----兰州一役,我大唐未动一刀一枪,未费一兵一卒。尽得全胜!魏元忠、刘冕,居功至伟,该当重赏!”

“太后英明!”沉寂了许久地狄仁杰,不急不忙的站了出来,拱手一拜道,“右卫大将军刘冕义薄云天赤胆忠心。*****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真乃社稷之臣、天下之臣。然,此前地吐蕃使团一案,就未必真的真相大白了。”

狄仁杰此言一出,刚刚还热闹非凡地金銮殿突然一下冷却下来变得鸭雀无声。

武则天也心头震了一震,放下手中奏折道:“狄怀英,使团一案魏元忠与刘冕已经上表来说得清楚了。这就是突厥人地阴谋嫁祸与挑拨离间。莫非这其中还有何隐情?”

“当然有。”狄仁杰重重的应了一声,举目看向朝堂之中。

武三思一脸刷白怒目瞪着狄仁杰,恨不能活吞了他。

正当此时,殿外再度传来一声长唤:“报----太平公主殿外求见!”

“咦!----”又一片惊咦之声响了起来。太平公主虽然受宠,但还从来没有在朝堂之上正式地出席。今天这是怎么了?当真要整个惊天动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