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逆流(第3/4页)

刘冕琢磨着,这许多的事情是不是该去和李贤通个气,商量一下了?如今自己虽然在朝堂之上略有了一席之地。但追根朔源自己始终是与李贤的利益最为统一。

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地朋友。唯有永恒地利益,这一点刘冕深以为然。至从数年前长安东宫事变的那一刻起。自己地命运就与李贤紧密牵连在了一起。这两年来自己所做的一切,仿佛都与李贤无关。可实际上自己已经成为李党的一员,与李贤的政治利益是统一的。哪怕是武则天登基当权,自己身上这一块李党的印记是始终挥之不去的。

不管这历史还会不会按照自己所知的那样去演化,自己的信念不可改变:让大唐向着强盛的方向发展。现在看来有一件事情显而易见:如果真让武三思这样的小人窃得了政权谋得上位,大唐必走下坡路。

于公于私,复唐势在必行。如果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凶险,那就绕走曲线又有何妨?

刘冕觉得自己这几年混下来,变得世故变得圆滑了。也许我会和武三思笑脸相迎,也会对薛怀义那样的人曲意奉诚,更不排除利用太平公主的可能性。只要能让自己安全的生存下来,并能向着信念的方向前进,手段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现在,就是这样的一个世道。几番凶险折腾下来,不容人不改变自己。否则,我都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生存都是求知数,还谈个屁的理想与信念。

刘冕回到家里,酒劲越发上涌,人有些兴奋,思路反而更加清晰了。他琢磨了一阵,想到一个去乾陵的借口和办法。

这件事情,还得着落在太平公主的身上。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办,还不如去一趟长安到乾陵走走,就当是旅游放松也行。

想到这里刘冕拿定了主意。美滋滋的歇息了一宿,第二天晴晨起来参加了一趟早朝。诸国的使臣们都来辞行归国了,武则天又赏赐下一批宝物并给他们饯行。至始至终,突厥人也没有提起要比武的事情,那个野性的小娘们洛云公主也没有再出现。看来是她叔叔默啜还是识得大体地,并没有由得她胡闹。

散朝之后。刘冕想办法找到了上官婉儿。

上次诗会之后,上官婉儿也没有再和刘冕斗气了,二人重归于好感情正甜蜜。上官婉儿也很期待每天散朝之后难得的时光,能和刘冕单独相处说说热心的话儿。

二人并肩走在御花园里,闻花香听鸟语,心情颇为轻松。上官婉儿兴致上来还吟了几首诗句,刘冕自然是拍着巴掌大声叫好。上官婉儿又好气又好笑。骂他草包之余却又笑逐颜开很是爱用。

“婉儿,我想拜托你帮我办件事儿。”刘冕挑了个上官婉儿心情正好的当口,说起事来。

“说呀!”上官婉儿背剪着手轻松的踢着花园过道上的石子儿,表情很轻松。

“我想你向太后建言,让太平公主去一趟乾陵拜祭高宗皇帝。”刘冕说道,“太平公主不是要改嫁了吗?这时候是否该去告祭一下先皇呢?”

上官婉儿何等聪明之人,脸上地轻松表情顿时一扫而光。警惕的低声道:“你是不是想去见李贤?”

刘冕不禁愕然。随即笑而赞道:“婉儿,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恶心!……”上官婉儿皱眉作鄙视着,然后正色道。“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跟李贤扯上任何干系。你为何就是不听?”

“婉儿,好婉儿……”刘冕笑嘻嘻的哄道,“我去找他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你相信我,我不会干傻事的!”

“不行,我不答应!”上官婉儿有点气鼓鼓的将脸别到一边,“你才过了几天安静日子,又要折腾?太后刚刚对你有所信任。你怎么又要和李贤去凑到一起?也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地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