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暴风雨的前奏(第2/3页)

洛阳城北十里外,一处祭坛早已准备妥当。文武百官分道临时修筑的石板道左右,恭迎太后宝驾。附近也有了数万洛阳城里来看热闹地百姓。十里兵戎人潮汹涌。戈甲生辉旌旗飘飞,大唐朝廷的大型祭典气势果然不凡。

刘冕昂然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文武百官和数万百姓,走到祭坛前少许地方停了下来扬手大喝:“停!----”

车驾停住,文武百官带着黎民百姓如同海潮般次第拜倒下来,口中长呼:“恭迎太后!”

鸾车停住,武则天下了车来精神奕奕的阔步朝前走去,抬起双臂大声道:“众卿平身!”

文武百官谢恩起身,黎民百姓们也相继站了起来。接连这样人潮汹涌,真是蔚为大观。刘冕细下看了武则天几眼,发现她怎么看怎么不能像是六十出头了的老太太。头发青黝皮肤红润。步伐也是稳健而又踏实。真想不通这女人也是几个孩子的老妈了,究竟这些年来是怎么保养的。

刘冕将武则天护送到这里职责该是算结束了。可上官婉儿不经意的凑过来低声道:“随太后左右护驾!”言语之中多有机警之意。

刘冕心中了然,于是和上官婉儿与几名宫女宦官一起亦步亦趋地跟在武则天身后,随她一起走上了圆形的大祭台上。皇帝李旦和潞王李贤、以及武家的几个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早就都在祭坛边恭候了。此时无一例外的一起拜迎。

刘冕细心的观察到。李贤的神色似乎有些紧张和阴郁。而武承嗣与武三思则有点包藏祸心般的洋洋得意。与此同时,武则天虽然一直笑容可掬。可眼神之中时时流露出一线杀机。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刘冕心中暗自感觉有些不寻常。他以征询的眼神看向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却装作没有发觉一般的对他不理不睬,目不斜视都没瞅他一眼。

武则天方才在祭坛边站定,武承嗣上前一步拱手拜道:“禀太后,祭祀大典一切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始。臣等恭请太后钧命行事。”

“嗯。”武则天鼻子里长哼了一声,转头看向李贤,“李贤,诸路皇亲都到了吗?”

李贤顿时面露难色还显露出一些紧张,上前一步拱手拜道:“皇儿回母后话:诸路皇亲大约到了八成。还有几人……皆因病重无法前来帝都。于是派下麾下心腹首臣前来恭贺并参加大典。”

“什么,谁人如此无礼?朝廷要举行大典的圣旨消息早在去年就已发出。几个月地时间,还赶不到洛阳吗?”武则天凤眼斜挑娥眉入鬓,顿时有点愠怒的道,“谁人缺席,报得予知晓!”

武承嗣和武三思就站在一旁冷笑。李贤骑虎骑下的低声道:“回太后,没来的皇亲有……韩王元嘉、霍王元轨、纪王慎、越王贞、琅琊王冲。”

“如此无礼!”武则天恨恨的低声咒骂一句,脸上浮现出一丝怒意。刘冕就跟在离武则天身边不远的地方,将这些话听了个清楚。此时他心里也一阵打鼓起来。

坏了、坏了,这下真的要发生大事了!

刘冕心忖,今年的望期大典,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一来李贤归朝,武则天有意向天下人昭示李贤已经率众投诚。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一力收伏关陇仕族与降伏李室皇族。如今裴炎已经识相地自动下台,关陇仕族也不敢再造次;李贤用心良苦的规劝李家皇亲们移居洛阳,其用意无非是让他们暂且委曲求全保得性命。

如今看来,仍有一些皇亲并没有理会李贤的深意,或者说虽是领会了却不愿意放弃手中的荣华宝贵到洛阳来寄人篱下……危险哪!

说得明白一点,今日这大典凡是来了的皇族,九成九都会明白时局地利害并被李贤成功说服。那些没来地……就已经把自己逼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悬崖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