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从武王到昭王

【1、信任】

张仪上次对齐王玩的那个把戏纯属障眼法,与实际丝毫无关。无论齐国攻与不攻魏国,秦国都一样可以出三川,临二周。张仪虽然离开了秦国,但秦武王还是将按张仪方案一板一眼地付诸实行。樗里疾、甘茂分割了张仪的职位,分别为左右相国。

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正式执行“车通三川,窥周室”的既定政策。在通三川,窥周室的道路上耸立着韩国的一座坚城——宜阳,因此秦国要想实现战略目的,就必须攻克宜阳。宜阳是秦国东进道路上的一颗绊脚石,也是韩国阻挡秦国的一道重要的屏障,韩国对宜阳非常重视,城池非常坚固,并配重兵防守。宜阳是秦国的必攻之地,是韩国的必守之地,因而只能是以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来决出胜负,除此之外,一切纵横捭阖都帮不上大忙。

秦武王派甘茂和向寿率领秦军进攻宜阳。这个啃硬骨头的任务让甘茂很是头痛。头痛来自两方面,一是宜阳难攻,耗时废力,挫折不可避免;比这更头痛的是君王的信任。在秦国内部对是否应该进攻韩国仍存有争议,以樗里疾、公孙郝为首的一方反对进攻韩国,一旦战争受挫,这些人的意见就会抬头,到时秦武王能否再坚持攻韩将是个问题。如果秦武王思想松懈,甘茂和向寿前无战功,后有非议,仕途基本算完,好一好脑袋都有可能搬家。

为此,甘茂准备给秦武王打一剂预防针。甘茂的副手向寿和秦武王沾亲带故,由于这层关系,甘茂诱使向寿向秦武王说出了自己不便说的话,“大王还是不要攻打韩国啦”。秦武王一听就急了,这是怎么回事?通三川,窥周室可是寡人的平生心愿,怎么可以说不打就不打呢!秦武王连忙跑到息壤向甘茂了解情况。

甘茂汇报道:“宜阳是韩国的边防重镇。大王长驱千里,远道伐韩,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鲁国有个与曾参(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闻名,和吴起曾有过往)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一开始他的母亲不相信,照旧织补。后来连续三个人向曾母报告同一件事情,曾母也不由得相信,由于害怕被连累,扔下机杼(织补的必备工具),翻墙就跑。为臣不如曾参品德高尚,而大王对我的信任也比不上曾母对曾参的信任,大王身边怀疑臣的人又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像曾母丢弃机杼一样将我丢弃。想当初,魏文候命乐羊进攻中山国,连续攻了三年才攻灭。回来之后乐羊向文候请功,魏文候送给乐羊一筐针对他的检举信。乐羊非常受感动,跪倒叩拜‘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啊,全仗主公支持得力’。我只是个外籍大臣,一旦樗里疾、公孙郝这些本土大臣说为臣的坏话,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

秦武王道:“绝不会听他们的,不信咱俩可以立个字据。”于是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签订信任盟约。甘茂和向寿这才领兵向宜阳攻去。大战没有开打之前,相关国家的外交工作在紧张的进行。

张仪在世的时候本计划把汉中郡分一半给很受伤的楚国,与楚国结盟,但楚怀王不识抬举,结果又被戏耍一番,连楚一事遂告停顿。在这个关头,秦国大臣冯章旧事重提,他向秦武王进言道:“如果攻不下宜阳,韩国、楚国趁着我们疲惫,联合起来打防守反击,我们可就惨啦!大王不如再次答应把汉中地还给楚国。楚国贪于利益,就不会管韩国死活,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收拾韩国了。”秦武王派冯章出使楚国向楚怀王传达这个意思。

在这之前,齐宣王也曾写信拉拢楚怀王。冯章的到来又让楚怀王犯愁了。连齐还是合秦?这是个问题。最后楚怀王决定谁也不跟,派景翠率领一支军队北上,名曰救韩,实则相机捡便宜。收获还真不错,秦国送了地,韩国送了钱,周国道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