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壮丽的绝响(第2/14页)

先刘璋,再刘备,又跟了曹丕。这样的孟达,百分百不是贤臣。所以诸葛亮给孟达写信,对孟达展开了统战工作。就因为你是小人,才统战你,贤臣统战不成。而正因为孟达人品太差,才能够接受诸葛亮的统战。

史书上说,诸葛亮勾引孟达的书信,写得超级搞笑。信上说:“我每天办公,校对改错,真的好累啊。李严这方面就比我强,他办理行政公文,随到随签字,随到随画圈,川流不息,从未有过积压公文之事,我好羡慕他呀。对了孟达,如果你也来帮我,那就更好了。”

这封怪信,一下子打动了孟达。

当时孟达就想,这个诸葛亮,可不是一般的差劲啊,连个行政公文都摆不平。要不,我过去帮帮他……

孟达竖起反旗,地点是在新城郡首县房陵。反了,去蜀汉那边帮诸葛亮校对公文!

孟达是这么策划的,他竖起反旗之后,魏国这边的特工发现不妙,就会立即出发,前往南阳郡宛县总部,去送情报。情报到了魏国这边最凶的司马懿手中,司马懿就得马上找来通讯兵:“你,马上跑步去洛阳,把这份情报送到……”到了洛阳,魏明帝曹睿就得立即召开常委会——就这么儿功夫,魏文帝曹丕已经死了,轮到了曹丕的儿子,小曹睿明帝当皇帝——会议上会提出无数怪异提案,一项项地举手表决,一项项地否定,最后通过一条决议,再以圣旨的方式送到宛县的司马懿那里。司马懿接旨后谢恩,然后进行战争宣传,调集兵马,还要到处去找粮草。等这些准备工作全部结束,最快最快,也得一个多月。

等过了一个多月,诸葛亮这边早统大军到了,他孟达就算是立了一大功。这么个计算方法,应该不会有问题。但问题还是出了。

问题就出在,孟达坚旗反魏,不过刚刚八天,就见远处尘头大起,浩浩荡荡的雄兵猛将,打着巨大的司马旗号,涌到了房陵城脚之下。城下马上,簇拥出一人,笑咪咪的喊道:“小孟,开门,我知道你那里一缺仨。”

来者,赫赫然是孟达最害怕的司马懿。有没有搞错?他应该一个月以后才来的啊,怎么来的这么快?

说破了答案,孟达可能会很伤心。因为他孟达是小人,所以司马懿才来的飞快。

【3.第三代领导】

但凡脑子糊涂,又心术不正的人,总是会被人盯上。有人盯着这种人,是想从他身上捞一块肥油。也有人盯着他,是生怕被这种人拖累,割去自己身上的肥肉。

这个脑子糊涂的人,就是孟达了。想从孟达身上捞油的是诸葛亮。而紧盯着孟达,防止他从自己身上割肉的,是司马懿。

司马懿只比诸葛亮大两岁。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大混乱时的第三代领导人。

怎么个第三代法呢?前两代就是谁?

第一代领导人,就是董卓。实际上,史家公认的,三国时代就是从汉灵帝死后,董卓入京师那天开始的。那一年董卓已经58岁,虽然德高望重,但交接班这事,不能不考虑。

第二代领导人,就是曹操刘备两个了,他们接过董卓的战旗,杀戮天下,横行四方。说到杀戮,别看董卓名声极坏,曹操善名远扬,但与曹操相比,董卓就象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般清白。单说曹操在徐州屠城,一次就杀掉平民百姓几十万,这种大手笔,董卓想也不敢想。

第三代领导人,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了。之所以称他们为领导人,是因为他们的智力超群,成为公众认可的领袖。但这些领袖实在是有点太操蛋,第一代领导负责闹腾,第二代领导负责祸害,第三代领导继续折腾。现在,终于轮到诸葛亮和司马懿折腾了。

诸葛亮智力超群,他盯上了小人孟达,想从孟达这里捞一票。不能不说诸葛亮就是狠,如果孟达举旗成功,蜀汉的地盘就迅速向前推进,战争的中心就转到了中原地带,直逼曹魏政权的老巢。但司马懿智力也超群,他也盯着小人孟达,生怕孟达从他的锅里捞走最肥的一块肉。他的卧底一直在孟达身边潜伏,稍有异常,情报就迅速的传报到司马懿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