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湘湖异战录(第2/9页)

战场上的军人,是最明白这个道理的,都知道输赢并不重要,不见得赢家就有道理,也不见得输家就肯定没理。是输是赢,讲求的是军事战术,与是非毫无关系。所以军人追求的不是赢,说过了,你赢了也未必正确,有必要赢吗?

既然军人不追求赢,那该追求什么?难道还能追求输光光不成?

追求输也不对,军人追求的,是荣誉感与尊严。输赢是没得关系的,老天爷才知道道理到底在哪一边,军人不为这事儿承担责任。军人追求的是一种规范公正的战争规则,这个规则要求每个军人都要做到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结果并不重要,而在向结果推进过程中的规则,才是最重要的。

公开公正的游戏规则,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社会越公正,人们的生存成本越低,因为一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活起来有滋有味,如鱼得水。而一个不守规矩的社会,是最让人痛苦的社会,因为所有人都不守规矩,就意味着这个社会没有规矩。没有规矩的社会比地狱还要可怕,它加大了人的生存成本,让人的幸福指数直线下跌,痛苦指数不断攀升。

所以,军人所追求的,是一个有利于未来、公开公正的社会法则。这个目标一旦丧失,军人就异化为弱肉强食的暴力工具。暴力工具是没有尊严与荣誉感的,没有荣誉感的军队已经不再是军人,他们的目标只是赢,而赢的最好方式是挑选手无寸铁的百姓作为对手,这时候整个社会就沦陷了,而开端,却只是一个战争规则的改变。

总而言之,军人若是追求堂堂正正的战争,宣战是必不可少的。不宣而战,打对手一个冷不防,这就是以赢为目标,而不是以公正的社会规则为目标。结局可能是你赢了,但你却赢来了一个连你都感觉到恐惧的可怕世界。

再退一步说,战争也有一个极端的态势,那就是体育竞技。是规则重要,还是输赢重要,这个问题在体育竞技中体现得最鲜明。如果有哪位运动员认为输赢比规则更重要,一上场就先一刀子捅了对手,他倒是赢了,可整个运动就都输了。

正因为体育竞技不重输赢重规则,所以才获得了较强的生命力。同样道理,一个重视规则的社会,生命力必然强大,而一个只重结果的社会,发展下去就有点儿不靠谱。

但这个道理,跟王文华是说不通的。他此来就是取马继曾之性命的,你非跟他掰扯什么输赢不重要,怎么可能不重要?不搞死马继曾,洪宪皇帝袁世凯的根基,就根深蒂固,不可撼动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再继续抬杠,说袁世凯做不做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按规矩来,是不是……再掰扯下去,老王的枪口就奔你来了。都这节骨眼上了,你还喋喋不休,岂不是存心找揍?

闭嘴吧,大年除夕之夜,北洋兵正沉浸在欢庆春节的喜悦中,王文华部开枪了。

突如其来的枪声,再次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知易,行难。

【03.比小女生更美貌】

此后书生王文华,于湘西与北洋马继曾展开激战。半个月后,王文华实现了他对戴戡许下的诺言,逼迫马继曾自杀了。

马继曾自杀了?这么容易?不是说他是北洋中超能打的战将吗?那王文华是怎么干成这事儿的?

这事儿,王文华还真说不上来。真正知道底细内情的,是袁世凯身边的人,但他们不会说。

好神秘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追溯马继曾自杀的原因,要追溯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到底有多久呢?久到了袁世凯的少年时代。少年时期的袁世凯,是大户人家的少爷,生活得极是滋润,每日里率狐朋一群,狗友一伙,打劫街坊,横行乡里。乡人见之,莫不是争相走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