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条狗的激情岁月(第2/11页)

这是蒋志清革命的第一枪。

是年轻人对老年人的革命。

也是年轻的革命者,对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

尽管这时候蒋志清还没有改名叫蒋介石,但是他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02.风暴袭来的前奏】

陶成章被杀之后,下一个,就是光复会的二号人物李燮和。

这一天,吴淞口大都督李燮和正走在路上,突然身后一声枪响,他头上的帽子被一粒子弹击掉。不知是刺杀者枪法太精准,有意警告还是枪法太糟糕,想打脑壳只打掉了帽子,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总之李燮和大骇之下,当天远走南洋,从此不再过问中国革命之事。

陶成章被蒋志清暗杀,曾经在历史上纵横风云的光复会,就这样黯淡沉寂了。

同时沉寂下去的,还有中国人对是非黑白的正常价值观念之判断。未来百年大中国之命运,从此为革命的魔咒所笼罩。

在蒋志清扣动扳机之前,中国人的是非善恶价值观,还是普世的,与世界上任何地方喘气之生物们的人生社会价值观,都没有任何区别。其行为价值体系的构成,不过是两点:

第一:一个人做什么事,就是什么人。做好事的时候,就是好人。做坏事的时候,就是坏人。

第二:好事就是与人为善,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坏事就是与人为恶,对别人有明显伤害的事情。

以上两条,就是蒋志清扣动扳机之前的,中国人行为价值观念体系。

但当蒋志清食指轻轻一动,陶成章殒命身死的刹那,这个价值行为观念体系,立即陷入了崩溃状态,从此转向以革命为核心。革命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圣教,成为了衡量一切的价值行为评判体系。

此前的是非善恶评判准则,从此不再具有意义。一个人做好事善事,扶老携幼,赈济孤寡,却未必是好人,只有革命者才是好人。一个人做坏事邪恶事,淫人妻子,掳人财务,也未必是恶人坏人。只有不革命者或是被革命掉的人,才是坏人恶人。

大革命的时代就这样姗姗而来,而中国人却仍未做好足够的准备。

至少,中国人尚未得到有关革命的精确定义——革命者是天然正确的,但什么叫革命,你却永远也不知道。唯胜利者才是革命者,所以胜利者所做的一切,均属革命之范畴——但在大革命的强风暴席卷之下,这一切都已被时代所忽视。

【03.洪杨乱世的余韵】

值此革命强风暴袭来之时,尹氏姐妹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蒋志清这个大老爷们儿却躲在后面搞暗杀,捡便宜,细说起来真是叫人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再说尹氏姐妹来到南京城下战场,敢死队皆系党人,玩的就是心跳,拼的就是老命,由于这阵子打得顺风顺水,她们一直以为仗就是这么一个打法,丝毫也不理会战术规律,也不懂得什么叫战队编制,到了前线就下令吹冲锋号。

不懂啊,吹锋号是可以乱吹的吗?

冲锋号一响,前线后方,左侧右翼,所有的号手都慌了神,忙不迭的拿出军号来也跟着乱吹。霎时间前线一片冲锋号声,刺激得炮兵亢奋莫明,不顾一切的拼命打炮,炮弹落于民房之上,顿时燃起了熊熊烈火,明照天南。

火光又反过来刺激了浙军,伴随着冲天的呐喊之声,全线士兵开始了冲锋,这一冲锋可不要紧,战队序列全部被打乱,编制也乱了套。所有的队官都高举着指挥刀,疯了一样的四处乱跑,想找到跑丢了的部属。

那么混乱的场景,又如何能够找得到?

浙军的支队长葛敬恩跑得最欢势,他举着指挥刀,疯跑到过了孝陵卫正在燃烧的街道,直冲到朝阳门的吊桥之下,直到发现他身前身后,都是江防军,才意识到自己一个不留神,跑到了敌方阵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