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君与臣(上)(第2/2页)

“殿下慎言!”虽然被人头上的血腥气晕得直作呕,盛文郁依旧强忍着胸腹的翻滚,大声进谏。“濮州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就已经被朱总管攻克。大名路治下各州县的元军,也早已经成为惊弓之鸟。赵平章若是连招呼都不打,就贸然挥师北进。破元军可能是易如反掌,但万一跟淮安军起了误会,就得不偿失了!”

这番话,虽然有些不给韩林儿面子,却可谓句句都是金玉良言。淮安军在运河两岸势如破竹,打得各路元军丢盔卸甲。凡是被他们留在身后的,肯定都是些对北伐大军根本构不成威胁的小股地方武装。无论数量和战斗力,都不值得一提。而赵君用所谓的大捷,不过是跟在淮安军身后捡了些残羹冷炙而已,根本不可能打败了一支生力军,更不可能歼敌数量高达十万。

此外,淮安军北伐之时,并没有邀请汴梁方面出兵相助。赵君用与朱重八两人之间,先前又积累下了许多私怨。如果此刻贸然准许赵君用也挥师北伐,谁能保证,他是去助淮安军一臂之力去了,还是专程去拖淮安军的后腿?万一惹恼了朱屠户,一个巴掌拍下来,赵君用自己死不足惜,汴梁与淮扬方面,今后又如何相处?

这些问题都很简单,也非常直观,韩林儿只要稍稍动动心思,就不可能发现不了。然而,盛文郁却太过高估计了自家这位少主的智力,也太过高估了赵君用等人的胸怀。他的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一片驳斥之声。

“盛平章此言何意?淮安军,难道早已独立于红巾之外了么?还是盛平章得到了什么消息,可以证实朱总管对孤有不臣之心?”韩林儿做满脸惊诧状,明知故问。

“盛平章言重了!”赵君用撇撇嘴,冷笑写了满脸,“赵某与朱总管同为主公殿下之臣,赵某做什么,当然是先向主公请示,又何须处处都躲着他这个左相。况且北伐大都,驱逐鞑虏,乃天下豪杰的夙愿。谁又敢公开宣布,只准他淮安军一家出兵,其他英雄都必须做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