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徐州(下)(第2/3页)

“你就说这步兵操典吧!”正感慨间,却又听见那亲卫笑呵呵地补充,“的确很容易买到,但别人家的军队中,有这么多识字的人么?同样的东西,武夫自己读懂了教导士卒,和文官先背下来,再要求底下人照着做,结果肯定不同。您说,是不是这样?!”

“没错!”伯颜佩服的点头。丝毫不觉得身为曾经的副万户,被一名普通亲卫给教训了,有什么好丢人的。

对方的话也着实在理儿,眼下包括蒙元在内的其他诸侯与淮扬的差距,可不只是表面上这一样两样。经过朱屠户看似胡闹的长时间打磨,淮扬大总管府治下的各行各业,比起以往都是脱胎换骨。别人拿到了练兵操典,首先得想办法自己看懂,然后再去想办法让各级军官接受。而到了百夫长这一级,蒙元那边几乎就很少有人再识字了。让他们拿着一本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天书”去训练士卒,结果肯定是邯郸学步。

至于打造火器,更不是拆开了仿制那么简单。当年李汉卿在脱脱的支持下,把国库花了个精光,打造出来的火炮却是又笨又重,还非常容易炸膛,跟淮安军守中两名壮汉推了就能走的四斤炮,根本就不是一种东西。最近这两年,六指郭恕倒是把四斤炮铸得有模有样了,可那造价也同样是高得惊人。军械局造一门的开销,与从其他诸侯手里辗转走私一门已经相差无几,甚至比对方倒了好几手来的更高。

二人谈谈说说,在人流中穿行了两里余,终于来到了张松指定的请客地点。只见有一座足足有五丈高酒楼,在徐州城的正中央热闹位置,拔地而起。金色的琉璃瓦,红漆的柱子、暗青色的砖墙,还有楼顶上高高挑起的飞檐,无不显示着此地的雄浑大气。而从二楼起,每面窗子上镶嵌的彩色玻璃,更是给酒楼平添了几分奢华神秘之感,让人觉得即便不在里边吃什么山珍海味,就是走上二楼在靠窗位置喝一碗冷水,也足以不虚此生了。

“是伯颜长官么,张大人在四楼燕山厅等您,请跟我上楼!”几名身穿便装的高大汉子早已在楼下恭候多时,看到伯颜的身影,立刻上前抱拳行礼。

“折杀了折杀了!伯颜何德何能,敢劳张大人等候?”伯颜闻听,立刻飞身滚下马背。以世俗之礼,向大伙抱拳。

他们这几个人个个高大魁梧,站在一起,极其容易吸引别人的目光。可正在进出酒楼的散客们仿佛都见惯了一般,非但没有丝毫惧怕,甚至连多看几眼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匆匆一瞥,就扭头继续各行各路,谁也没功夫过问几个壮汉是什么来头。

“这,这个临风楼,恐怕在整个淮扬也排得上号吧?!劳张大人破费,真是折杀了,折杀了!”伯颜对周围人的反应觉得好奇,绕着弯子跟大伙探听。

“在整个淮扬位居第二,扬州城里,还有一座比这还高的。整整五层,高二十五大尺!站在顶楼窗口,能看清楚远处的扬子江!”众负责接待的亲卫笑了笑,满脸自豪地介绍。

“这么高,那,那徐州府的官衙怎么办?”伯颜所想的却与众人完全不同。皱了下眉头,本能地询问。

大元朝虽然马背上立国,但立国后,许多规矩却是由文人制定。特别讲究等级秩序,以及官与民之间的不同。在大都城内,非但任何亭台楼阁都不能比皇宫高,甚至连老百姓家用什么颜色漆,什么颜色砖瓦,门口的台阶有几层,大门上可以有几颗钉子,都规定的清清楚楚。你要是没有一官半职,家里再有钱,也不能将房子弄得比官衙还漂亮。否则,衙门里的差役,立刻会找上门来。

很显然,淮扬这边的规矩,与大都完全不同。那些亲卫们被伯颜问得一愣,想了好半天,才苦笑着说道:“别人为了赚钱修了座酒楼,关知府衙门什么事情?他们管得再宽,也不能不让大伙的钱怎么花吧?况且这酒楼也是淮扬商号开的,赚的钱知府衙门也有份儿?他们脑袋被驴踢过,才把送上门的财路往外踢!”